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从采集狩猎到产业兴旺 一个独龙族家庭的嬗变

2017年12月07日 15:07 | 作者:陈永强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小雪时节,天刚亮,云南独龙江的木利金就再也睡不着了,过去一个多月采摘草果而早出晚归所养成的晚睡习惯,他一时还改不过来。

着实是个丰年。木利金家种植的50亩草果收入13.8万元,与去年相比整整翻了一倍。

早年住山洞、打猎、种玉米、摘野菜……贫穷像影子一样跟随了木利金大半辈子,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年近花甲还能够挣这么多钱。

这些年,草果产业在木利金的家乡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巴坡村木兰当小组落地开花,渐渐成为当地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今年,独龙江乡草果产量高达1100多吨,比去年增收600余吨,产值1700万元。

位于中缅边境滇藏交界处的独龙江乡,境内两山夹一江、山高谷深,是我国独龙族唯一的聚居地。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然而过去,独龙江乡的绿水青山非但没有变为金山银山,反而成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木利金24岁的小女儿木金秀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她与3个姐姐至今忘不了那个贫苦的童年。一件新衣服大姐穿完二姐穿,二姐穿完三姐穿,轮到她穿的时候,已经破旧不堪了。

她说:“小时候我跟爷爷奶奶住在山洞里,爷爷负责去山林里打猎。上学前我从没有穿过鞋子,冬天下雪到处白茫茫的,冷得很!日常饮食也简单,主要是玉米、野菜、豆子、芋头。”

直到考上独龙江乡九年一贯制初中,木金秀在学校不仅每天都能吃上米饭,还能穿上学校免费发给她的衣服和鞋子,享受到学校的“富足”后,她甚至“害怕回家”……

木兰当小组一公里外的山脚下,一座破旧的小木屋孤零零地站在草果地上,那是木金秀家的老房子。几十只大大小小的鸡在里面安了家。6年前,他们搬进了政府免费盖的新房子,彻底结束一家人挤在同一间屋里睡觉、人畜混居的生活。

“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2007年,在老县长高德荣的带动下,独龙江乡草果产业逐年增加种植面积。近年来,在党和政府产业扶持政策的引领下,独龙族群众种植草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草果种植面积超过70000多亩,挂果率达到40%。

“现在我们家每天都能吃米饭,每个礼拜至少能吃上两三次肉,父母每年都能买两三套新衣服穿。”木金秀说。

草果帮木金秀的生活换了模样,也让平时俭省的木利金渐渐阔绰起来。去年草果收入6.9万元,木利金怀里揣着一万多元前往80公里外的贡山县城,一次性购买了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算是狠狠地“奢侈”了一把。

一个月前,木金秀带着两岁半的孩子专门从贡山县城回到老家,一进家门她就赶到地里帮父亲采摘草果,忙完还得到一份犒劳——

今年草果刚卖完,木利金决定把钱给孩子们分了。他给4个女儿每人包了一个“红包”。“这份红包可不小。他给我们每人分了2万元,自己存了5万元。”木金秀说,相信未来草果前景会更好。

木金秀的自信并不是凭空而来。当前,云南怒江州正在强化草果生产核心区的道路、水利设施、喷灌设备、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连片规模、丰产高效的标准化草果示范基地;草果统一采收、分级、包装、贮运、保鲜和精深加工也在加速酝酿……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

傍晚时分,木利金从草果地里锄草回来,略显疲倦的他坐在火塘边抽烟解乏,笑容却掩不住,“今年还不够,明年我要把规模扩大到100亩”。(陈永强)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产业 独龙族 少数民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