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陪伴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最好的礼物

——访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冬

2018年04月18日 10:20 | 作者:郝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中国有12%的儿童超重,在不满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国有170万青少年饱受糖尿病之苦,有2770万人被认为是糖尿病前期,还有14.9%的中国儿童和青少年表现出糖尿病前期症状。

陈冬——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从事营养、代谢、内分泌专业临床、教学及患者科普教育工作20余年,健康体验厨房是他倡导的一种健康体验模式。

据陈冬介绍,健康体验厨房中的营养师根据不同人群设计食谱,采购食材,预定厨房,与大家一起制作营养均衡又容易操作的一餐饮食,大家一起就餐体验,一起做运动。“两年下来,很多人愿意参与我们的体验厨房,特别是有很多医生、护士、营养师参与之后开始带动他们的病人参与饮食、运动调整。”

营养师教小胖子如何科学减肥减糖

2016年,陈冬所在的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创建了第一个青少年体重管理群。陈冬介绍,肥胖与儿童睡眠呼吸暂停、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甲状腺疾病、肿瘤的发生相关,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家庭息息相关。营养门诊开办时,本是想通过一些科学的饮食计划来指导家庭管理青少年的健康,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改变成现在的健康体验厨房的模式,并制订了家长陪伴计划,营养师与家长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定期指导和及时管理家长督促孩子的健康。第一个月计划每周孩子有5天参与运动,每次半小时(营养师培训的有氧运动及抗阻力运动项目),饮食先做部分调整,比如按时、定量,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家长把孩子饮食、运动的照片传到群里,每周三张运动照片、三张饮食照片。营养师每周根据孩子的执行情况,给孩子相应的奖励。第二个月开始,提高了饮食、运动奖励的门槛,向健康饮食过渡。第三个月进一步完善,逐渐向预想的目标靠近,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几个月后孩子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据陈冬介绍,一位15岁的小朋友,因体重太大,运动需要从蹬踏固定自行车开始,循序渐进。这个小朋友10天前到营养门诊检查空腹血糖17毫摩尔每升。在医院住院降糖治疗,营养师指导了饮食,当时血糖太高没让吃水果、没让运动。随着健康计划的执行,血糖逐渐下降,控制在空腹5-6毫摩尔每升,营养师们开始指导带水果的饮食方案,并开始运动,通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孩子的体重得到了控制,血糖也基本恢复到正常,如果家长能坚持下去,孩子会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青少年健康指导不应只是发号施令

陈冬说,从医这些年,对于病友的健康指导基本仅限于说教,制订方案后发号施令,要求病友如何,从没有体会到健康教育的精髓,真正的改变源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三岁的女儿有一天拿着一大一小两个龙眼说:“小龙眼最不喜欢爸爸。”

“为什么?”

“小龙眼没犯什么错,爸爸总说它。”

这两个龙眼触动了陈冬的神经,他突然意识到,孩子虽小,但可能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只是大人太忙碌,没有注意这个小生命何时不再对我们这些大人唯命是从。

陈冬说:“工作的前几年,已经习惯于给病人们发出指令,所以女儿小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带着吃、带着玩,一切听从我的安排。孩子胆量很小,不敢和其他小朋友接触,滑梯、蹦蹦床都没有胆量尝试,孩子不吃水果,即便你对着她咆哮也丝毫不起作用。”

“龙眼事件”发生后,陈冬带着孩子一起玩滑梯,玩蹦床,她不吃水果,就带着孩子打开西瓜玩“挖井”游戏,孩子一边挖井一边吃西瓜,奇迹发生了,孩子很快融入了小朋友们的世界,蔬菜、水果成了孩子每天的必需品。

从不再对女儿发号施令的那一刻起,陈冬明白发号施令对小孩都不管用,对病友们怎么会管用呢?在家庭,孩子成长;在医疗,病友在变、病情在变,医生对疾病的理解认知也在跟着改变,融入彼此的生活,伴随孩子、病友成长的过程,自己也跟着成长,改变他人从改变自己开始。

陈冬说,从医这20多年,受益最多的就是伴随成长,在疾病面前医生和病人同样的弱小,不堪一击,我们相互支撑成为一个团队,就可能逐渐强大,即便很多时候仍旧不能战胜病魔,但患者、医生、护士、营养师、护理员每一天相互陪伴,认识疾病,互相尊重,坦诚交流。虽然生命都会有终结的那一天,但陪伴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编辑:赵彦

关键词:陪伴 青少年 健康成长 减肥 减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