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终身技能培训”打造大国工匠方阵

2018年05月11日 16:07 | 作者:谢仕亮 | 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 

高素质技能人才短缺,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瓶颈之一。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明确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政策措施,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高质量发展。

围绕打造高素质、创新力强的产业队伍这一目标,近期国家频密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此次又重磅出台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显示了国家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大军的决心。

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史,凡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大国。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40%。而中国这一比例仅为5%,并且目前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差距悬殊。眼下,全球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建设专业化、个性化、普惠均等的高质量职教体系。其中,德国推行的“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尤为人称道,其职业继续教育培训参与率达80%以上。因此,向着“中国制造2025”挺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深化职业技能培训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已迫在眉睫。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科学技术不断迭代更新,一个劳动者很难再像过去那样靠一项技术受用一辈子。不学习、不充电,原有技能很快就会过时,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需求,最终被社会淘汰。职业技能培训,在提升职工技能上一直发挥着“加油站”“充电桩”的作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出台,为每一个劳动者持续“加油”“充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创造了条件。每个个体劳动者的终身学习和不间断培训,必将助推整个国家劳动者技能水平的全面跃升。近而言之,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了,社会结构性就业矛盾也将得到有效解决;长远来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将整体提升“中国制造”水平,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比肩世界制造强国,推动经济迈上中高端。

要知道,能在国际市场上胜出的产品,并非仅仅是创意的产物,还与制造生产技能息息相关,有了创意还得把它变成现实产品。再绝妙的金点子,如果没有技能精湛的工匠来将它注入现实的产品之中,就只能是美妙的幻想和空中楼阁。深圳之所以能成为国际创客云集之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创客们看重这里有完善的产业链,有一大批能工巧匠将他们的创意变成闪亮的产品。特别是,当前制造业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只有拿出质量过得硬,品牌叫得响的物质产品,才能焕发实体经济的蓬勃活力,交出亮丽的经济答卷。

当然,良好的政策预期,要靠实打实的推进,让政策落实落地。比如,利用“互联网+”的现代技术条件,辅助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让职业技能培训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尽可能覆盖更多的城乡劳动者。另外,还应考虑到,有一些人受限于科学文化水平,对普惠均等、一视同仁的职业技能培训无法充分吸收领悟。这就需要开发不同的培训课程,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培训体系,让各类群体都能够确实学有所成,训有所获。

终身技能培训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战略规划,需要国家做好顶层设计,尽快出台相关操作细则。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广大劳动者要同心协力,共同参与到打造大国工匠方阵的行动中来。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培训 劳动者 打造 大国 工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