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绿色长廊,带来红彤彤的日子

2018年08月03日 13:48 | 作者:肖静芳 | 来源:中国民族报
分享到: 

在怒江,山间沟边,经常能看到大片根部长着红色果实的绿植随风摇曳,煞是好看。这种既能做食品香料,又能做药材和化工原料的果实,就是怒江人眼中的致富果——草果。

“金果银果不如草果。”以前,怒江农民在一块块巴掌大的坡地上种玉米、土豆,成本高、收益低。随着政府不断扩大草果的种植面积,如今,在怒江峡谷两岸草果已连片成荫,形成了一条价值可观的绿色长廊。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普拉底乡是怒江的“草果之乡”,全乡草果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普拉底乡其达村老支书余学明是当地最早一批种植草果的人。从最初试种三分地,到政府大力推广草果种植,余学明见证了草果产业不断壮大的过程。如今,他家有500亩草果,每年收入超过60万元。

“我们村原来是全乡最穷的,那时候得滑着溜索到山对面去种苞谷地啊!”余学明说,十多年前政府开始支持草果种植,他积极响应,并带领村民一起干。如今,其达村家家户户种草果,户均年收入达七八万元。

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过去村民砍树卖钱,生态破坏了,生活越来越艰难。如今,山坳里、河谷边,草果林、核桃林郁郁葱葱,水泥路连接家家户户,村子也成为怒江州生态文明村、富裕村。

作为全国最大的草果种植基地,目前,怒江州的草果种植面积达103万亩,未来还将再扩大20万亩。随着产量的提高,怒江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全自动化、高质量技术标准的草果加工生产线,具备年加工鲜草果约2500吨、生产干果及草果粉约500吨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草果的附加值。

红彤彤的草果,带来了怒江人红彤彤的日子。以草果为代表,核桃、茶叶、漆树、菌子等既能保护生态、又能促民增收的林业经济正在逐步壮大。

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洒底村,常年云雾缭绕,老百姓有种茶的传统,然而过去一家一户种,零星量少。“怒江沿线出产的东西是好东西,但是拉一箱可以,拉一卡车就不行了。”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洒底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赵宇说。为了解决农产品数量不足的问题,村里从解决茶叶加工入手,鼓励村民大规模种茶。

“过去农民基本都是卖鲜叶,附加值低,老百姓种茶的积极性不高。”赵宇说,如今,村里已建立了10个茶叶加工点,可以出产包装好的成品,茶叶价位自然也上去了。目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2500亩。

走进赤洒底村的集体茶园,远远就闻到淡淡的茶香。这里的茶叶加工厂用普洱茶工艺制作出的红茶,茶汤清透,茶香清幽,销路靠朋友圈的口碑就打开了。集体茶园收入的10%用于村集体,60%用于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和提供就业机会。2017年,集体茶园为贫困户采茶支付的工时费就达4万多元。

而在泸水市鲁掌镇浪坝寨,人们找到的致富宝是羊肚菌。2016年,年轻的驻村女干部张明芳来到浪坝寨,看到村民长期种植玉米、水稻,人均年收入长期在2000元徘徊,她开始思考引进经济价值更高的农产品。

张明芳邀请从事生物产业的大学同学到浪坝寨考察后,决定听从同学的建议,在村里试种羊肚菌。起先,说破了嘴皮,也没有村民愿意种这种“新鲜玩意”,张明芳和大学生村官和倩如一咬牙:“我们自掏腰包先干起来,干出样子给大伙儿看!”她们向亲朋好友筹集了8万元,买菌棒、营养棒等,把羊肚菌基地建立起来。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5亩试种的羊肚菌大获丰收,每亩净赚6000多元。村民们一看收益可观,纷纷报名参与羊肚菌种植,基地也扩大到30亩。目前,已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74人加入羊肚菌种植合作社,不久合作社将覆盖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浪坝寨,还有一片200亩的生态蔬菜基地,这是农民土地流转后由农业公司建立的。50多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志伟将自己的9亩土地流转出去后,被公司聘为田间管理员,不但每年有2万元土地流转金,每个月还有3000多元工资。像他这样的村民,有十几个。

“以前日子过得辛苦,心里苦啊,老是喝闷酒。”杨志伟说,去年,在政府和公司的扶持下,他住进了80多平方米的新居,“脱贫之后,现在每天都高高兴兴的,酒也戒掉了。”(肖静芳)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种植 产业 村民 日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