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九三学社柯晓燕:用爱守护“星星的孩子”

2018年08月07日 11:14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用爱守护“星星的孩子” 

——记九三学社社员、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所长柯晓燕

1

柯晓燕和患儿交流。

在网上搜索柯晓燕的信息,可以看到很多患者家长分享的看病经历:“柯主任是一位经验丰富,待人和蔼的好医生,虽然门外排满了好多患者,但她还是很有耐心的跟我们商讨哪个方案对孩子是有利的。真的由衷的感谢!用医德高尚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患者,不走弯路。”另一位家长写道:“没等我开口,就和我家孩子玩,互动之后跟我详细说了我家孩子目前的情况,情况不是很严重,并且给我指明了方向。知道我从外地赶来很不容易,所以说了很多。非常感谢您!”

自1991年进入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工作以来,九三学社社员柯晓燕就一直从事着儿童精神科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在诊治过程中,她始终坚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因此深受患者家长的赞誉。连续两届被评选为“百姓信任的医疗专家”。

在儿科领域,孤独症患儿一直是柯晓燕关注的重点,孤独症患儿往往存在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和交流障碍。他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地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因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为了更好地与患儿进行交流,让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接纳与关爱,柯晓燕详细了解了各年龄段儿童的语言、兴趣特点,在她的建议下,儿童中心整体被装饰成了粉红色,连角落里都有着别出心裁的童趣装饰,成为了孩子们温馨的小小港湾。

儿童中心更广泛应用了“儿童游戏治疗模式”,在游戏中建立与患儿安全的关系,鼓励孩子们进行自我表达与探索,从而改善情绪行为问题。

柯晓燕致力于孤独症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以及脑机制的临床研究,这一系列工作引领了国内孤独症临床诊治的方向,使得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成为国内著名的孤独症诊断及干预中心之一,近十年全国各地到该中心接受诊治的病例增加了近30倍,建立的本土化的孤独症早期干预模式在国内20余家单位得到推广及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由于柯晓燕在孤独症领域工作成就突出,她在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学鉴定专家库成员和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2010年作为全国六位专家组成员之一参加了卫生部《中国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的编写工作;2011成为江苏省残疾人残疾评定仲裁委员会成员;2011年以来曾一次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以及两次入选第二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012年9月成为全国自闭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专家组特邀专家成员之一。2009至今,柯晓燕成功入选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七批次、江苏省第一批卫生领军人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且两次入选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

自1982年起,在被誉为“中国儿童精神医学之父”陶国泰教授的带领下,孤独症的临床诊治一直是脑科医院儿童中心的主要技术特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20年来,柯晓燕及其所带领的团队传承了这一技术特色,并进一步立足于孤独症领域的学术前沿,紧紧围绕孤独症诊断的有效性指标的筛选和早期干预模式展开了系列研究。相关工作发表论文论著100余篇,专著9部,其中SCI及SSCI收录论著20余篇。近5年主持国家级课题7项、省级以及市级课题3项,获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南京市科学进步三等奖各一次、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两次。

加入九三学社后,柯晓燕自觉履行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的职责,自愿放弃宝贵的休息时间,参加九三学社南京市委会和南京脑科医院支社组织的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进社区义诊等社会服务活动。在活动现场,她认真倾听,细心诊断,耐心解释,让患者满怀希冀而来,心满意足而去。柯晓燕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认真撰写信息、提案,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建言献策,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孤独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