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降压药,早吃晚吃差别大

2019年12月02日 11:06 |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分享到: 

刘先生患高血压多年,从一些科普文章中了解到,高血压患者夜间不宜服用降压药,理由是睡前服药容易诱发脑血栓和心梗。于是,他每天晚饭后就不敢再服药了。一天晚饭后,他与家人怄气,因情绪激动,突感头晕、恶心,一测血压达160/100毫米汞柱。子女劝其吃药,他坚持说晚上吃降压药有危险,休息一会儿就好了。谁知躺下,不到2小时,就出现喷射状呕吐、剧烈头痛,被紧急送往医院,一测量,血压高达200/120毫米汞柱,诊断为高血压脑病,经诊治病情才逐渐平稳。事后,刘先生非常懊悔,难道科普文章里讲的不对吗?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科普文章讲的只是一般原则,但某些患者,或者出现特殊情况时则要区别对待。由于人体生物钟的作用,正常人群和大多数高血压病人,24小时内血压波动很大:入睡后2小时,血压可比白天降低约20%;夜间2~3时,血压降到一天中的最低点;至凌晨,血压又呈现上升趋势;上午8~9时,达到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至下午16~18时,达到另一峰值。因此,人的24小时血压波动曲线呈“双峰一谷”特点,很像一把勺子。

如果患者想确定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可到医院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明确类型。如果没有条件,可请家人夜间每两小时帮忙测一次血压,以确定是否需要夜间服药。夜间(晚22时至次日6时)血压较白天下降大于10%的高血压被称为勺型。这类高血压患者夜间确实不宜服用降压药,否则2小时后达到药物高效期,可能导致血压大幅下降,影响心、脑、肾等脏器供血,使血流变缓,脑组织供血不足,血液凝固性增高。尤其是老年人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内膜粗糙,更易形成血栓,阻塞心脑血管而发生缺血性脑中风,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和心梗。对于这类病人,建议每天末次降压药安排在睡前3~4小时。

部分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不降或下降幅度极小,这种血压波动类型被称为非勺型,特别多见于严重高血压,有心、脑、肾等器官损害,或严重失眠和部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这部分患者血压昼夜波动幅度减少或消失,夜间血压持续在较高水平,会使心、脑、肾血管长期处于过度负荷状态。如果夜间不服用降压药,血压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容易引起慢性损害,甚至诱发心脏病和中风。这类人就有必要在夜间服用降压药。

即使血压表现为夜间下降的正常规律,但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血压暂时升高,如情绪激动、熬夜、失眠等。此时,应及时测量血压,并与平时夜间血压作对比,必要时可临时服用1次降压药,剂量为白天单次的一半。

所以,夜间要不要服降压药不能一概而论。不同患者之间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加上病情、病程、脏器损害程度和并发症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特别是夜间血压变化,决定如何服用降压药。▲


编辑:刘畅

关键词:血压 降压药 夜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