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兜住底线不设上限,这应该就是小康社会的模样

2020年04月14日 10:26 | 作者:侯玉婧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越到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贫困地区工作过的同志都知道,贫困人口中有很多是因病、因残致贫的,这些“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困难群体,最终还是要靠“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方式才能稳定脱贫。然而,疾病与残疾,不会随着脱贫攻坚战的结束而消失。如何从“战时”的稳定脱贫方案,过渡到“平时”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检验的是小康社会的水平,也体现出文明社会的温度。

从目前的探索来看,“如何兜”的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具有普惠性质的社会保障体系,一个是面向相对贫困人口的民政救助体系。比较完善的社保体系,尤其是对那些收入结构脆弱的农村家庭来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们抵御风险、免于困顿的能力;而对于已经陷入困顿的家庭,能够及时识别出他们并予以救助的制度设计更为直接。比如,有些地方已经在探索下放低保的审批权限,由县财政、村民募捐、社会爱心捐款三方注资成立“救急难”互助社,为本村内突遭变故的家庭提供应急性、临时性救助,结合已经成熟的贫困户动态识别机制,基本织牢了社会救助的兜底之网。

把政策的网织牢了,问题就解决了吗?现实情况可能没那么简单。在村里工作一段时间会发现,每当老人生了病,或是失去了收入来源,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不是子女,而是到村委会“讨”个低保户、贫困户当一当;一些小夫妻在2014年建档立卡前与父母分了家,年迈多病的父母不久就成了政府兜底的贫困户,惹得其他家庭的“孝顺”儿女“暗自悔恨”。一些地方针对这些不良风气成立了“孝善基金”,由政府和老人子女一比一出资,但没有办法阻止老人拿到这些钱后,又去贴补儿女……

凡此种种,既有“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心酸,也有农民子女家底尚薄的因素,更有政策福利引发道德风险的原因。当下,面向特殊群体的救助体系或许会比覆盖一般群体的社保体系更快地完善,由此也不可避免地,在“兜底户”与“边缘户”、“一般户”之间产生一些福利的断崖效应,或多或少影响着群众对于“公平”的判断。很多只能依靠儿女的农村老人,也因此成了村委会里吵吵嚷嚷的“常客”,“扶贫先扶志”再次成为焦点。

其实,志不难扶,无非也是“堵”与“疏”。一项好政策的落地,并不一定自然而然就带来好的结果,它需要基层干部发挥聪明才智,在复杂的执行环境中解释、运用、把关。所谓“堵”,就是一边拉紧政策的红线,一边对站在红线外的群众做好思想工作。

而所谓“疏”,是指兜底救助只是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一部分。记得与村里一位因儿子患白血病致贫老奶奶聊天时,问她对生活满不满意,她说满意,终于有钱给儿子瞧病了!但不久却又暗自神伤:儿子病弱无法劳动,老两口七十多岁了也挣不到钱,一家人只能靠兜底糊口,看不到什么起色。我又问她,那生活怎样才能变好呢?她想了想,说:“孙子成绩好,应该是等他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吧!”

确实,兜底或许不能长人志气,但能提供一个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教育带来的上升通路,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远比一份补贴能给人更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一定是二者相互配合的良性循环,兜住底线、不设上限,这应该就是小康社会的模样。

(作者系全国政协机关驻安徽省舒城县柏林乡花城村原第一书记)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救助 兜住 底线 上限 模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