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还能跨国扶贫?这波操作真“6”

2020年11月09日 10:53  |  作者:吕金平 李茜茜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金秋十月,缅甸雨季还未结束,但世代生活在内比都市敏彬村和埃羌达村的村民却不再感到困扰。他们对这个以往烦人的季节有着全新的感受:路不再泥泞,水变得洁净,新建的村小学牢固坚实、村卫生室门类齐全,示范户的庭院里农作物生机勃勃……

而这一切的变化,都得益于中国援缅甸减贫示范合作项目(以下简称“中国援缅项目”)的实施和一批来自“邻居”专家的真情帮扶。云南省政协委员、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国际扶贫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姚倩便是其一。

两度赴缅调研把脉精准献策中国方案

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开展东亚减贫合作的倡议。即由中国政府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借鉴我国扶贫开发的工作经验,在老挝、柬埔寨、缅甸三国六个项目村开展社区综合发展示范项目,并将其命名为“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

作为离缅甸最近的中国省份,这一国家援外重任落到了姚倩所在的云南省扶贫办国际扶贫与发展中心。“这是我国首次在国际上实施农村综合扶贫项目,也是推广中国扶贫开发理念、讲好中国扶贫故事、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一次重要机遇。”作为该中心的负责人,姚倩挑起了国家援外工作组组长的重担,于2015年7月、8月,两次率队赴缅甸开展项目的可行性调研。

至今,姚倩还记得第一次踏入敏彬村和埃羌达村时的情景:当时也是下雨天,村里的泥巴路混着猪粪牛粪,没地儿下脚,车也开不进去,只能挽起裤腿,艰难步进。当地村民大多住在木板房或竹编房里,村里缺乏农业灌溉设施,就连饮用水都要靠手动泵从地下抽取。最让人揪心的是孩子们在阴暗潮湿、漏雨的泥土房里学习,学校后边还有个垃圾场,环境十分恶劣。

姚倩将这一切都如实地反映到调研报告里。她带领工作组克服高温天气、水土不服的困难,白天坐着颠簸的小火车、踏着泥泞崎岖的小路进村现场勘查,入户调查收集信息,开展项目需求评估,晚上加班加点撰写调研报告。在历经了一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后,最终完成了工作任务。

缅甸之行,让姚倩对国家援外项目有了更多的思考与启发。2016年,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她与同伴共同完成了《关于我国对外援助应更多下沉到民间的建议———以对缅甸开展减贫项目为例》信息专报。专报深度分析了缅甸扶贫工作现状以及我国对缅援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大力开展惠及百姓、贴近民生的项目,花小钱,办大事,办好事,从而加强中缅两国减贫合作交流的建议。

该信息专报获省政协采纳后报送全国政协,经全国政协转报国务院扶贫办和商务部,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

在各方推动下,2017年11月,中缅双方签署了中国援助缅甸减贫示范合作项目实施协议。项目为期3年,旨在通过中国减贫经验,因地制宜,因贫施策,以当地发展需求为导向,实施精准帮扶,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多样化贫困农户的收入途径。

见证中国扶贫经验走向世界

自1996年加入扶贫队伍以来,姚倩在扶贫领域一干就是20余年,是位名副其实的扶贫老将,但跨国扶贫对于她来说也是头一次。中国方法是否适用?中国标准能否通行?中国模式能否奏效?顶着压力,姚倩快速调整好状态,带领全中心干部职工,加班加点完善工作方案,确保各环节不出一点差错。

2018年1月,随着首批中国扶贫专家的到来,安全饮水工程,学校、卫生室、村内道路等土建工程项目,太阳能路灯项目,环境治理等一系列项目在敏彬村和埃羌达村快速落地实施。

埃羌达村是一个由4个村庄搬迁成立的移民村,村里有483户2274人,由于水源匮乏、用水紧张,不仅没有农业灌溉水利设施,村民也只能饮用地下水或雨水。因此,“喝上健康干净的水”就成了村民们最大的心愿。项目实施后,埃羌达村从3公里外的水库引水进村,建设水塔、蓄水池并铺设管网到每家每户,村民们实现了“喝水自由”。

改善教育条件也是减贫示范合作项目内容之一。项目实施后,村里的孩子告别了泥土地教室,搬进了明亮整洁的新教学楼,还有了随时可以看书的图书馆。

与此同时,水稻花生芝麻示范种植,庭院经济种植,养猪、养鸡示范项目等产业扶贫项目也随之落地。村民昂梭温告诉姚倩,他此前主要靠外出打工收入维持生活,如今,在专家指导下,他已是蔬菜种植能手,周边很多村民都会来买他的菜。

……

3年来,从基础到产业,从扶贫到扶智,发生在敏彬村和埃羌达村的变化,让当地人知道了一个新词:中国精准扶贫。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对于姚倩来说,更高兴的是项目既切实解决当地村民迫切的民生需求,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扶贫经验,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她介绍,缅甸将埃羌达村列为2019年11月“第十一届东盟农村发展与减贫部长级会议”的实地参观村,来自东盟10国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共90余名与会代表进行实地考察后,纷纷称赞这是一个标杆式的国际减贫项目。

关键时刻毅然“逆行”以行动书写委员担当

自中国援缅项目实施以来,云南省扶贫办先后派出3批共12名常驻缅甸专家和20余名短期专家赴缅甸开展工作。今年是项目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的收官之年,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计划2月中旬前往缅甸的第三批中方常驻专家不能按时成行。作为第三批专家组组长的姚倩主动扛起责任,积极协调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申请“绿色通道”,顶着疫情没有完全消除的风险率领组员赴缅坚守在工作第一线。

姚倩介绍,今年剩余的工作量主要包括两个项目村的供电工程、支持组建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生计发展项目、开展培训活动、项目的总体竣工验收总结等,工作任务重,时间却有限。“尤其8月底缅甸突然暴发的第二轮新冠肺炎疫情,日均新增1000余例确诊病例,对现场的工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制约。”目前,专家组以分散办公、线上讨论、办公室集中协商等形式努力推进项目的实施。

自2018年成为云南省政协委员以来,姚倩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各项履职活动,建言献策。此次全程参与中国援缅项目,她也有诸多感受。她认为,当前国家援外减贫项目仍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运作方式不够切合当地实际等困难和问题。

对此,姚倩建议,国家对外援助应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作为优先领域,通过开展农村综合扶贫发展项目,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带动贫困人口的收益,惠及更多的普通民众,更好促进民心相通;面对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模式,中国的减贫经验只有和受援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提升受援国百姓的实际获得感。

“尽管目前困难重重,但我们一定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完成好国家、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姚倩说。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扶贫 项目 中国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