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传承昆曲艺术 弘扬昆曲文化

——庆祝昆曲入遗20周年座谈会综述

2021年05月25日 14:47  |  作者:王春祥 庄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今年5月18日,是昆曲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5月14日,政协江苏省昆山市委员会召开了庆祝昆曲入遗20周年座谈会,邀请北京、上海、南京、苏州和本地昆曲研究专家、昆曲传承人和文化界代表50多人座谈交流,建言献策。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杨承志出席了座谈会,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陆军,江苏省政协昆评室、苏州市政协昆评室、江苏三大昆剧院团和昆山市政协有关领导到会。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昆曲的保护、传承、发展以及变革、创新等各抒己见。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现场

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原昆评室主任陆军表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召开这样的座谈会是一种机缘巧合,更是一种文化自信。昆曲艺术发源于昆山,昆曲是昆山的,也是江苏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回顾近100年来昆剧保护弘扬发展的艰难历程,从100年前创办苏州昆剧传习所培养“传字辈”,到《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再到20年前昆曲申遗成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正确下,昆曲保护和传承历经了从起死回生、恢复院团到申遗成功、家喻户晓的百年苦难与辉煌。1986年,全国政协成立京昆室,专门指导京昆艺术的弘扬保护;昆曲入遗后,全国政协领导同志还亲自带队到相关省市调研昆曲艺术的保护传承,听取了各地院团同志反映的情况,提出了保护和扶持昆剧的建议,并落实了财政经费。江苏省政协昆评室2004年成立以来,为全省各地昆剧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全省三大院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昆山政协成立昆曲室,必将使昆曲与政协工作结合得更加紧密。

戏剧梅花奖得主、著名昆丑李鸿良深情地谈到,43年前从昆山到省城学习昆剧,为此感到无比自豪。600年来昆山人一直在延续着一条“昆曲之路”,这是一种精神。5年前昆山当代昆剧院成立了,同时昆山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大美昆曲、大好昆山”!就是在昆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把大美昆曲呈现出来,足以证明当代昆山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博大品格,作为昆山籍的昆曲人不仅要鼓掌还要喝彩。

上海师范大学博导朱恒夫教授认为,昆曲申遗成功后,政府和全社会高度重视,国家不仅出台了申遗法,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保护与传承,这一切源自于昆曲申遗成功。昆曲申遗成功后,永嘉昆剧团升级和昆山当代昆剧团成立,民营剧团、民间业余曲社如雨后春笋。连台湾岛内也相继成立了台湾昆剧团、台北昆剧团和兰亭昆剧团等,昆曲成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同时,20年来昆曲的学科建设和重大研究成果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苏州大学博导王宁教授认为,作为我国古代梨园祖师之一,黄旛绰晚年流寓昆山,这是昆曲史的一项重要发现。历经宋元,到明代中叶,昆山魏良辅创立“水磨调”,昆山梁辰鱼《浣纱记》奠基昆剧,这是昆曲史上地标性的一个认定,即“昆曲姓昆”。昆曲为什么可以通行南北辐射全国?是因为昆曲人具备了强烈的中国情结和家国情怀,这和历代昆曲人的担当是分不开的。

中国昆曲博物馆馆长郭腊梅谈到,苏州的中国昆曲博物馆,其前身是苏州昆曲研究室和评弹研究室。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们将把百件馆藏在七一建党节进行展示,目的是让观众更多了解历史、了解昆曲。目前博物馆做得最成功的典范,就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昆曲主题系列文创产品,孩子们特别喜欢,昆曲艺术的种子正在向下一代播撒。

昆曲学者陈兆弘回忆了1986年已故昆曲学者王业主编《昆山县戏曲资料汇编》的过程,以及他参与编纂《苏州戏曲志》的过程。表示自己正是在王业的带动影响下,走上了昆曲保护和研究之路的。

首家“小昆班”创办人程凤玲老校长介绍,昆山市一中心的小昆班开班于1991年,当时恰逢教育系统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各级领导都很支持,我们排演的课本剧《海力布》进了中南海演出。后来自己又调到了华东台商学校,专门为台籍同学开设昆曲课,排演的《皂罗袍》被国台办邀请到北京演出,许多台籍学生都喜欢上了昆曲。

著名作家杨守松认为,昆曲入遗20年来,国家对昆曲保护传承的投入前所未有,十多年前知道昆曲的人不多,现在基本上人人知道。过去剧团演出没多少观众,现在年轻人都来追剧追星。20年来,先后有5位昆山籍昆剧演员荣获戏剧梅花奖,老旧的昆山大戏院变成了崭新的昆山当代昆剧院和昆曲艺术中心,昆曲的发展轨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缩影。

江苏省昆评室副主任、著名评弹演员袁小良认为,是昆曲艺术滋养了苏州评弹,苏州评弹中的“陈调”,就是清代乾嘉年间弹词大家陈遇乾所创。陈早年曾入昆曲名班,后改业弹词。他把昆曲的唱调带进了评弹,从此评弹有了自己的唱腔,也有了说、噱、弹、唱。苏州评弹为何能在全国一枝独秀?就是因为受到了昆曲的雨露滋润,必须感恩昆曲。

昆山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冯仁新说,昆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百戏之师”昆曲的发源地,也是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昆曲)”。近年来,昆山把昆曲作为本地文化“金名片”着力打造,通过制订昆曲发展规划、成立昆山当代昆剧院、建立昆曲发展基金会和扶持“小昆班”发展等多种形式,大力传承弘扬昆曲文化,取得了可喜成绩。昆曲入遗的20年来,昆山市政协在促进昆曲文化传承发展方面也不少作为,2000年成立传统文化指导委员会后,举办了专题“昆曲论坛”并指导成立昆山市昆曲研究会,政协昆曲清唱组是昆山最早的业余昆曲社团之一。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也源于2018年昆山政协十五届二次全会上民革昆山支部提交的关于集聚昆曲文化资源打造“昆山百戏节”的大会发言,百戏盛典的成功举办,成为我国戏曲艺术界的一件盛事。新时代赋予昆曲难得的发展机遇。昆山将进一步推进昆曲保护和创新发展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积极贡献;同时,昆山还将着力探索昆曲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途径,把昆曲文化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打响“大美昆曲、大好昆山”文旅品牌。


昆山市政协昆曲室揭牌仪式

昆山市政协昆曲室揭牌仪式

本次座谈会作为昆山庆祝昆曲入遗20周年主体活动之一,又正式成立政协昆曲室,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集思广益,推动昆曲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杨承志与昆山市政协主席冯仁新共同为昆山市政协昆曲室揭牌。新成立的昆曲室,将在全国政协京昆室、江苏省政协昆评室和苏州市政协昆评室指导下,积极发挥政协优势,凝聚各界力量,擦亮昆山文化“金名片”,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全国政协办公厅联络局二级巡视员王春祥;江苏省昆山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庄吉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昆曲 昆山 文化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