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超常规发展负面效应显现

研究生师徒关系困境如何突围

2014年02月15日 12:13 | 作者:新闻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在被自己的学生举报后,最让中科院院士王正敏弄不懂的,就是学生为什么会那么恨自己。

  而随着昔日师生反目成仇的故事浮出水面,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矛盾也再次引发人们的思考:研究生阶段与其他教育阶段最大的不同,便是学生的科研和生活都与导师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现实生活中,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真正融洽的却不多。

  不少人都将师生矛盾背后的深层原因,归纳为研究生教育超常规发展的负面效应。研究生扩招后,一个导师带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学生,很容易对学生无暇顾及;而通行的“项目养人”模式下的师生需求不对等,也使得师生关系易生裂隙。

    双方需求不对等易生矛盾

  “我周围恨导师的学生倒是很少,但对导师表示遗憾和不满的很多。”曾在西安一所985高校读硕士的夏季(化名)说。

  在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明阳看来,研究生学习期间,师生关系协调的前提条件是双方需求得到满足;而导师和研究生产生矛盾,正是因为双方的需求和目标出现了偏差。

  为何双方的需求会不对等?他认为,一方面,大部分导师招生的首要目的并非培养人才,而是让学生分担科研任务;另一方面,大部分本科生读研的目的,也并非出自对科研的真心喜爱,而是作为逃避就业的手段、考取公务员和事业编的敲门砖。

  “因此,在此背景下,如果研究生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科研任务,导师自然会有怨言。”李明阳说。“如果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难度过大、占用时间过多、提供的科研补助过少,让学生学位论文进展困难,毕业前夕平民教师又不能发挥人脉、帮助研究生觅得理想岗位时,学生便会心生怨言。”

  “双方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是: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推动导师的学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研究生本人从中掌握了坚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科研素养,并凭借着这些知识和素养找到理想的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李明阳说,然而,仔细分析,这种和谐共处的前提条件对于大多数院校、大多数专业并不存在:在供过于求的形势下,大多数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对专业知识或科研素养要求并不高;在“拼爹”盛行的社会氛围中,学术水平的高低在某种情况下与经济收入成反比;而且不少学生认为情商比智商重要,与其努力读书不如尽早实习、兼职,从而积累人脉提高情商。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导师 学生 研究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