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专题 专题

委员纵论乡村文明的传承与重构

2014年02月25日 11:16 | 作者:辛闻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福建省政协常委金铁平:深入研究广泛宣传创立历史文化村镇旅游品牌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承载着深厚的乡土文化传统,是历史文化发展的活化石。福建省有60个镇村获得国家、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其中23个镇村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为了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我建议:
  引导教育科研机构加强对历史文化村镇的深入研究。
  建立“历史文化村镇”网站,动员社会各界,将反映历史文化村镇的文字、照片上传到网站上。通过互联网迅速、快捷、大范围地宣传历史文化村镇的特色风貌。
  对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村镇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对于都市边缘型的历史文化村镇要集中有限的资金,对村镇中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街区进行适度的保护。对于偏远型的历史文化村镇,可进行整体性保护。
  在开发历史文化村镇旅游资源时,要有意识地进行发掘,注重树立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如代表福建客家风情的土楼、体现福建茶文化的古村镇,还有体现福建海防历史的一些村镇。在进行具体的旅游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综合平衡,使当地居民收入增长与历史文化村镇旅游业增速相适应。    (本报记者 肖飞 采访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保护乡村文化的生态系统尤为重要

  观点提示
  ●关注村落空间,保护好文化的生态系统尤为重要
  ●实施青年农民“固土”培训计划,留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
  ●改变“送文化”“种文化”模式,加强农村特色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文化服务与农民生产生活不同程度脱节,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存在不同程度断裂、萎缩和盲目商业开发造成的肢解,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公民素质基础上的农民、农村的“文化发展力”建设不足等问题。作为“乡村文明行动”重要内容之一的乡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加强投入,更关键的是确立乡村文化的生态视野。
  文化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村文化生态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缺失。建议实施青年农民“固土”培训计划,即以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村手工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或结合特色民间文化发展手工艺等农村副业,同时设立农村“产学研”合作基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其次,保护农村文化生态,还要关注文化的发展空间。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传统村落的抢救性保护。历史文化不只属于我们当代人,还要留给后人见证。我国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农村。关注村落空间,保护好文化的生态系统尤为重要。
  此外,要重视民风民俗。乡村文化是个生态系统,最讲民风乡情,讲尊老爱幼,我们自己的好传统要保护好、传承好。应改变以往单一的“送文化”“种文化”等城市文化输入模式,要充分认识农村文化的价值,抓住农村特色,加强农村特色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如结合农村特色手工艺资源建立“手艺传习所”,成立“农村特色文化服务中心”等。还可探索政府出资、企业参与、行业协会主办、机构联办的管理模式,为农村特色文化资源转化搭建服务管理平台。  (本报记者 雷蕾 采访整理)

  ■湖南省政协委员胡彬彬:建立古村落“旅游扶贫”模式

  湖南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农村和农业十分有特色,特别是在武陵山片区的大湘西。过去,我们一般认为,因为湘西地区多山,很多耕地都开垦在山上,农机设备根本无法发挥作用,相比起当前很多地区规模化的农业发展,大湘西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是一个极大的劣势。但是,这样一种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又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加上大湘西丰富、独特的自然,我们可以借鉴台湾发展精致农业的经验,将大湘西的农业打造成手工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进而发展成为旅游观光农业。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像台湾的精致农业那样,做成产品进行销售。
  全国像大湘西这样的地方很多,对于这种地方的发展,对于这些地方的古村落,我们不能将扶贫业和旅游业剥离开来,建议可以率先在全国建立“旅游扶贫”这样一种模式。农民也可以将手中的资源变活,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财产权。让他们更加爱惜自己的土地,爱护自己的村庄,将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延续,真正打造环境友好型的村落。  (本报记者 刘洋 采写整理)

编辑:罗韦

01 02 03

关键词:文化 保护 历史文化 乡村 农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