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聚·焦点聚·焦点

肩负普惠金融重担:

农信社“高效信贷”能否走得更远?

2014年05月27日 10:21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农村地区金融需求低是长久以来的一个误区,人们或许觉得农村没有城市经济发达,因此不需要金融服务。恰恰相反,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人均收入较低的农民的金融需求要更为旺盛……”

  前些年,遵从总行战略布局的调整,不少银行大规模撤并农村营业网点,实现“洗脚进城”。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一批以农信社为代表的金融服务机构决心“裤腿粘泥”,坚守在最需要小微及三农金融服务的地方,深耕细作。如今,在“洗脚进城”的银行业努力“非转农”之时,这些固守着在金融服务“二八定律”中,为80%小微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已渐成普惠金融的基座。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共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1672家,但与散落在田间地头的金融需求相比,这个数字还有较大增长空间。与此同时,农信社的信贷效率与风控水平一直为业界所关注。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普惠金融(浙江)高峰论坛上,来自一线的农村金融工作者分享了他们的普惠金融服务经验,而在业界人士看来,农信社要取得更好地发展,还要做几方面功课……

  “十分钟放贷”背后:

  “信用村”头衔换来信贷高效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樟潭街道平杨村村民老周从事种植多年,总感觉到一年只种一季农作物不划算。为此,他这两年开始尝试新的种植节奏———每年初冬时期栽种油菜,到第二年四月收割,不浪费冬闲的四五个月时间。油菜收割后,就开始种植其他的蔬菜。

  这种“轮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收入。不过,每年油菜、蔬菜收获后都要对土地进行翻耕,雇人耕田的成本可不小,“如果能贷款买台耕田车就好了。”一次,当着衢江农信联社的客户经理兼驻村金融指导员的面儿,老周提出了这个请求。

  没想到,老周随口一提,这事马上有了进展。第二天一早,老周收到客户经理通知,让他前来办理贷款。在“阳光信贷专柜”,不到10分钟老周就办妥了2万元贷款。

  之所以能够获得农信联社的快速贷款,缘于老周所在的樟潭街道平杨村是首批获得授信的行政村。客户经理只需登录阳光信贷支农平台,查看电子档案,在授信名单里找到农户,贷款办理可在10分钟内完成。

  信用体系建设为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条件。据浙江省分管金融工作副省长朱从玖介绍,浙江全省从丽水开始率先对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在丽水,超过95%的农户拥有信用档案,其他地方也都广泛展开这项工作。

  比你自己更了解你:

  “裤腿粘泥”换来信贷安全

  人们总说,农信社信贷风控必须“裤腿粘泥”、扎根“三农”。但落实到具体工作上,究竟是个怎样的做法?

  从全国范围内看,不良贷款率偏高阻碍了一部分农信社信贷业务的持续开展。而以浙江省为例,截至目前,该省农信存贷款总量超过2万亿元,承担了浙江省二分之一的农户贷款和五分之一的小微企业贷款,而在去年末的数据统计中,浙江农信不良贷款率1.66%,比年初下降0.11个百分点,与同期浙江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相比,低0.18个百分点。

  在业务量大、分散的背景下,要实现较低的不良贷款率,人力成本是无法节省的。据了解,浙江农信虽然有近5万名员工,但人手依然紧缺。“我们投入了很大的人力成本,但分到每一个信贷员手里,仍有近500个客户。”

  面对众多融资需求,信贷员如何做筛选也很有学问。“涉农信贷很难像工业企业融资那样,有担保、抵质押物,可以看水表、电表和财务报表。因此把握一笔涉农贷款是否发放,就要求信贷员深入客户,到村子里面去,向村干部和村民了解贷款户的口碑、亲属情况,甚至连贷款人是否孝敬父母、和邻里之间是否有矛盾都要问到。”对此,某农信社高管这样表示。他同时说,这样做充分摸清了申请贷款者的还款能力,“以至于有农民笑称,农信社的信贷员比他还清楚他家什么东西值钱,哪个东西是新买的,花了多少钱。”

  另据浙江省农信联社理事长姚世新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在浙江省大部分行政村设立自报公议小组,利用村落中彼此熟知的特点,对贷款发放进行评议,以此降低信贷风险。

编辑:罗韦

01 02

关键词:金融 贷款 普惠 农信社 信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