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中纪委重拳反腐不护短 10天两度向“自家人”开刀

2014年05月30日 09:25 | 作者:叶晓楠 石磊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④ 对自身的监督要更严

  中央领导曾多次公开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今年3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纪委作为党内专门监督机关,对自身的监督必须更加严格,执行纪律必须更加刚性,对跑风漏气、以案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坚决查处绝不手软。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部门的机构改革与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制度之笼正越编越密。今年3月,最新一轮的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的机构改革,新成立了编制30名的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设4个处,专门负责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由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赵洪祝直接分管。

  中央纪委副书记陈文清对此表示,增设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就是为了加大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纪检监察系统自身的监督,防止我们队伍内部出现“蛀虫”,及时把“害群之马”清理出去。

  李永忠认为,由于被监督对象都是纪检干部,而他们是办案的内行,反侦查、反监督和反办案的能力比较强,可能隐藏更深、更熟悉调查方式,所以对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政治素质的要求会更高。他比喻说:“要抓住狐狸就必须比狐狸更狡猾。”对于由赵洪祝直接分管这个室的安排,李永忠认为,赵洪祝在担任中央纪委副书记的同时还是中央书记处书记,他的这一身份不仅说明了决策层对此事的重视,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央对纪检系统的监督,有些情况他可以直接向中央书记处报告。

  李永忠认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的成立很快便发生了作用,中央纪委机关内一些违纪违法案例的查出与之密切相关。不过,他也表示,设立这个室更多只是应对当务之急的权宜之计,虽然对改变纪委书记的监管难题会有一定程度帮助,但本质上并未摆脱“同体监督”的老路,不外乎是在纪委内设立机构来监督纪委,因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仍然立足于同体监督,而非异体监督。若要治本,最终还要靠纪检系统外的“异体监督”解决。

  张希贤认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与管理问题,党内党外十分关注。如何加强对纪检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应当在体制机制制度改革上,有新的思考。比如,应当有办案过程预警机制,矛盾博弈风险防控机制,案件处理结果意见反馈机制,纪检监察对案件过程跟踪监督管理机制,及时受理内外举报机制,案件结案后内外征求意见、综合评估、细检查漏机制等。

  “再锋利的刀刃,也砍不了自己的刀把儿。”李永忠建议,要通过民众的监督包括媒体监督等体系外的监督,从‘同体监督’变成‘异体监督’,彻底根除‘灯下黑’。”

 

编辑:顾彩玉

01 02 03

关键词:中纪委反腐风暴 中纪委反腐 不护短 自家人开刀 灯下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