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田沁鑫:想在戏剧舞台上展现中国声音和表情

2014年06月20日 11:35 | 作者:丁佳文 | 来源:天津日报
分享到: 

  田沁鑫,编剧、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副主任。亚洲当代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代表作品:话剧《生死场》《赵氏孤儿》《红玫瑰与白玫瑰》《四世同堂》《风华绝代》《青蛇》等,音乐剧《电影之歌(2010版)》,昆曲《1699·桃花扇》等。曾获中国艺术节演出金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文华大奖、导演奖、编剧奖,曹禺文学奖编剧奖,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人物。

  我的戏剧观

  我一直高调不起来,我从没想在戏剧上求过名,求过利,只为一份热爱。但是舞台给了我很多信心,帮助我继续创作。我总是由着性子排戏,喜欢春秋战国,就导一个《赵氏孤儿》;喜欢民国,就导一个《红玫瑰与白玫瑰》。我不是那种灌输式的导演。我导戏的时候旁边总放着一壶茶,喝茶是一件能让人放松的事儿,而演员只有在松弛的状态下才能释放自我。

  我受西方思潮影响很大,上学时经常排演老师看不懂的东西。但这些年,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我开始回归中国的、东方的传统。我想在戏剧舞台上做一种中国声音,中国表情。我有意在中国的语言传统上寻找一种中国的语言方式。传统戏曲对我的戏剧语言有很大影响,在我所有的戏中,从《断腕》一直到《狂飙》,都有明显的戏曲韵律感。《青蛇》更甚,我们的主演都有深厚的戏曲功底,一开始我们就觉得应该利用一些传统戏曲的表演语言,但又不希望仅仅只是京剧化的动作提纯。

  现在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认知还停留在成龙、李连杰这个阶段。中国人有很多优点,还没有展现在世界面前。伴随戏剧的发展,我们该以一种更清新、更大方的态度出现在世界面前了。我希望通过对青年演员的训练,把我们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展现给大家,慢慢摸着“中国表情”的大门。

  印象

  曾经长发刀马旦今朝短发女导演

  两年之前,田沁鑫与刘晓庆和天津人艺合作的话剧《风华绝代》,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之后开始踏上巡演之路。时至今日,该剧在全球演出超过百余场,田沁鑫也与天津结缘。

  2013年《四世同堂》来津巡演,虽然看戏之前我会有“国家话剧院的这个版本会不会京味儿不如北京人艺”的隐忧,但看后深深折服于田沁鑫导演的视角和格局,将一部80多万字的小说改编成3个小时的舞台作品,对原著精神内核的把握以及人物气质的传达都十分准确、到位。当时在想,田沁鑫是怎样的导演,怎样的女性呢?

  5月30日,乌镇戏剧节主办方在北京密云古北水镇举行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戏剧组委会成员黄磊、赖声川、孟京辉悉数出席。在发布会现场见到了田沁鑫导演。从入场的步伐和起身鞠躬的动作,明显察觉到她的戏剧底子,脑海中不禁浮现别人口中当年那个“长发,夏天穿碎花长裙的漂亮的刀马旦”。

  田沁鑫并非想象中那样锋芒毕露,和同场侃侃而谈的其他几位导演相比,显得腼腆含蓄。可一谈起话剧,她却像换了个人,呈现出骨子里对戏的痴爱和执著。田沁鑫导演的《青蛇》被选定为开幕大戏,在乌镇“水剧场”上演,难度很大。当赖声川导演说出担心《青蛇》变成“印象实景”系列时,她的回答异常坚定,“当然不会,不会复制前人,一定会有自己田式风格。”由她导演的最新话剧《山楂树之恋》也会在乌镇排练,并将于7月3日在乌镇大剧院首演,然后移师北京,于7月8日至16日在国家大剧院连演9场。

  以剧窥人,作为中国话剧舞台上最活跃、最出色的女导演,国家话剧院唯一的女导演,她的作品执著于写“情”,舞台意象唯美,却又偏爱历史题材、宏大叙事,这便是行内人口中的“田氏风格”。

  在台下,田沁鑫是黄磊口中的“老田儿”,黄磊眼中她是谦逊的性情中人,从不吝惜对于别人的称赞。那天群访结束,我提出跟随她的车返回北京市区,在途中进一步访谈时,她欣然同意。走在她身边,深感她的善意、随和与宽厚,感受到她的赤子之心,话语间充满禅意和况味。

  回城时天色已晚,一天的奔波,田导难掩疲惫,可是回答问题时仍非常认真,有时会短暂闭目思考后,才严谨作答。她曾经在微博上秀出自己的绘画作品,她笑言至今仍有画家梦,“艺术家只要对一个东西特别热爱,坚持下来,就可以有一些作为。”她说,话剧就是她的坚持。

编辑:罗韦

1 2 3

关键词:沁鑫 田沁 戏剧 话剧 导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