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聚·焦点聚·焦点

曹妃甸被唱衰:当地官员感叹当年蓝图成了瞎说八道

2014年07月22日 09:10 | 作者:李凤桃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到: 

  环保部拟批准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史上最豪华北京官方代表团”造访;北京400多个可能外迁项目完成摸底调查……

  【特别报道】被“唱衰的”曹妃甸迎来“第二春”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速,经过10年发展、近年来饱受“唱衰”之苦的曹妃甸似乎迎来了“第二春”。

  6月26日,环保部网站信息显示,拟批准总投资283.36亿元的燕山石化曹妃甸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环评。

  6月底,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迎来了被媒体称为“史上最豪华的北京官方代表团”——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带队,由7名领导班子成员、16名区委书记或区长以及27家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等河北省主要领导陪同考察。这是北京市代表团赴河北考察,共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计的其中一站。

  其间举行的座谈会上,周本顺建议,把曹妃甸区等河北沿海地区作为京津冀城市群新的增长点来打造;郭金龙表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唯一选择,要认真抓好产业对接工作,发挥好中关村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曹妃甸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等工作。

  曹妃甸早已暗自发力。从去年10月开始,曹妃甸区派出60人的队伍“搜索”了整个北京城,走访了北京有可能外迁转移的400多个项目,用曹妃甸区副区长张贵宝的话说,“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此外,唐山曹妃甸协同发展推进办公室负责人李如中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今年4月15日,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又将7人派往北京,成立了唐山曹妃甸协同发展推进办公室,面向北京招商。

  多名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中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给曹妃甸带来又一次复兴的机遇。“曹妃甸有港口,地处沿海,又不征用耕地,搞大规模的工业化是很好的,所以,曹妃甸应该是京津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承载区。”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说。

  曾经的辉煌——9位中央政治局常委来过曹妃甸

  2005年2月,中国首钢集团(下称“首钢”)的搬迁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首钢正式宣布将落户曹妃甸。一个多月后的4月8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视察曹妃甸,这是考察曹妃甸的第一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之后的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的一年多时间里,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曾庆红等六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相继来到曹妃甸考察。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李克强考察曹妃甸,强调危机应对之策,推动产业升级。2010年,习近平考察曹妃甸,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调研。

  “常委密集地到曹妃甸来,为什么?”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原常务副主任薛渤珣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他们肯定认为,这个地方不一般,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曹妃甸在国家这盘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曹妃甸本是唐山市南部沿海的一座2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岛前500米就是25米深的天然深水港,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小岛距离陆地较远,通岛工程浩大,一直未能开发。直到2004年,伴随首钢搬迁的机遇,曹妃甸的矿石、原油码头被列入《渤海湾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曹妃甸的大港之梦正式起航。

  因为曹妃甸面朝天然深港,背靠广阔腹地,适合工业发展,而且属中国南北大宗物资的水陆交汇地,地处三北地区乃至蒙古国的战略出海位置,薛渤珣表示,按照当时的设想,曹妃甸要依托开放的贸易港,打造一个北方的自由经济区。

  据媒体报道,2004年至今,曹妃甸共计投资3000多亿,被称为“中国投资最大的单体工地”。目前,曹妃甸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政府与企业的投资占比约为1:3,由政府主导的约为1000亿元,剩下的约3000亿都来自于企业的自主投资。其中,仅首钢一次投入的炼钢厂项目就有677亿。

  建设最火热的时候,“几百辆卡车向曹妃甸昼夜运送物资,曹妃甸的劳动大军昼夜劳动,一天要吃掉5万公斤的土豆,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与曹妃甸相比拟。”薛渤珣说,2009年,曹妃甸累计填海造地280平方公里,投资高峰时,每天有4亿元砸向这个小岛。

  曹妃甸当时的口号是,成为渤海经济圈的一极,成为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引擎,风头甚至超过了天津市的滨海新区。

编辑:罗韦

01 02 03

关键词:曹妃甸 京津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