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传播典籍之美 共享文化之乐

——国家典籍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李虹霖访谈录

2014年08月04日 11:00 | 作者:张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从“藏品”走向“公众服务”

  文化周刊: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国家典籍博物馆有何新体现?

  李虹霖:国家典籍博物馆继承了博物馆连接历史与当下的传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读者和观众。国家典籍博物馆更倾向于通过丰富的展示方式、多元的展示主题、不同面向的文化活动、更加体贴的服务让藏品走出库房,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百姓的业余时间能够走进文化场馆,可以来这里听讲座、聊文化。

  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限的资源做了什么。近年来,增加学习、休闲功能成为很多博物馆的重要创新,让博物馆从“以藏品为中心”转向“以公众为中心”和“以管理服务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确定与公共服务的强化,使博物馆焕发出蓬勃生机。国家典籍博物馆在公众服务方面,着力体现公益性、教育性、服务性的要求,将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认真研究社会需求和公众需求,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顺应收藏、研究到宣教、服务、休闲的职能转变,让博物馆由“贵族”转变为谦和的“平民”,与民众平等交流。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国家典籍博物馆在公共服务项目和设施上可以说是逐步完善,在场馆改造过程中,除了修旧如旧,保持总体风格不变,还在扩大展览展示的公共活动空间;合理安排展厅,设计人性化展线,提供通俗易懂的展品展示说明等方面进行精心筹划。文物保护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之所在。比如,国家典籍博物馆所有展柜具备恒温恒湿、空气净化、防紫外线、防盗报警等功能;展柜玻璃采用受力大、色差小、透光率在90%以上夹胶防盗玻璃,安全前提下保证展品不会失真,为观众营造良好的观展效果。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建设最大限度地考虑循环、环保利用,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达到国家级博物馆的专业水平,让观众感受到最舒适的场馆环境、最佳的展示效果和最满意的观展体验。

  加强温馨服务与观众互动是公共服务的新桥梁。博物馆的公共服务不仅体现在各种服务设施上,更重要的体现在服务理念、态度上。国家典籍博物馆通过增加服务咨询、展览信息发布、电话网络预约等数十项温馨服务,无微不至地体现着公共服务的态度。观众互动是博物馆最吸引人的方式之一。国外某博物馆有个形象的说法:我听了,但我忘记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于是我明白了。这说明让观众参与、接收信息的渠道越多,记忆效果就越好。为了让浩瀚宝藏免除“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命运,国家典籍博物馆积极主动地针对不同社会层次的人群开展知识性、趣味性、启迪性、参与性的系列互动体验项目,使观众切身参与到传拓、考古、舆图拼图、活字印刷、甲骨游戏等体验中来,通过活化文献的方式,激发观众对古文字及其背后深厚的民族文化的兴趣。

  博物馆的终极价值是传统文化经典传承。国家典籍博物馆特别设置新闻发布、讲座、论坛等文化活动的开放区域,在这里观众可以和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沟通,深入了解展览内容,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定期推出的讲座论坛等大部分邀请大家免费参加,开展研讨、交流以及推广,“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印刷品、复制品、文创产品、图录、线上网站等也是传承的别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博物馆 典籍 国家 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