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贾平凹谈《老生》:借"唱师"之口写历史变革

2014年10月31日 11:15 | 作者:田超 | 来源:京华时报 
分享到: 

  特色人物

  “唱师”超越制度、人和事

  那位近乎不死的在葬礼上唱丧歌的唱师,是《老生》的灵魂人物,通过他的记忆来讲述百年沧桑。这容易让读者联想到《红楼梦》一开场的“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贾平凹也从不回避对于《红楼梦》的喜爱。他说:“任何作品当然不能和《红楼梦》相比,但是可以向《红楼梦》学习。把历史规划到文学里面可能有好多种办法,记忆就是其中之一。”

  提到唱师这个人物,贾平凹说:“写这个故事要搭一个大纲来看这个历史。这个历史从人文发展角度来看,一百年的建设史一眨眼的工夫,这样一看好多事情就看透。为啥我选取唱师作为叙事人?唱师是社会最基层的一个人,以他的面貌来看这一百多年来的过程。这个人是超越了族类,也超越了不同的制度,超越了人和事,这样就有意识地超越地来讲这些东西。如果你站到很高的时候就不去争是与否、对与错的观念,你完全是看到人生的那种大的荒唐,这些东西就能够看清。”

  除了唱师,每个故事开始前借用《山海经》的章节,也让这部小说更具有魔幻色彩。在创作期间,贾平凹曾反复翻看《山海经》,他称这本书中渗透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观念,“如果按照现在人的阅读习惯是读不进去《山海经》的,它句式非常简单,就是几千年前的中国有一个什么山、山上有什么树,这个树长的什么样。但是你读进去以后就特别有意思,详细分析每一个字的时候,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文化的源头都在《山海经》,中国人对外部世界形成的观念就是从这里面来的。”在写作方法上,贾平凹也借鉴《山海经》的模式,“它是一个山一个山来写,然后构成了它所说的那个世界,我借鉴过来是一个村一个村来写”。

  书名由来

  此书之所以起名《老生》,或是指一个人的一生活得太长了,或是仅仅借用了戏曲中的一个角色,或是赞美,或是诅咒。老而不死则为贼,这是说时光讨厌着某个人长久地占据在这个世界;另一方面,老生常谈,这又说的是人越老了就不要去妄言诳语吧。

  —贾平凹

  >>书摘

  开歌路是唱阴歌前必须要做的仪式,由我在十字路口燃起一堆火,拜天拜地之后,我就不是我了,我是歌师,我是神职,无尽的力量进入我的身体,看见了旁边每一个人头上的光焰,那根竹竿就是一匹马被拴在树下,我挂起了扁鼓,敲动的是雷声和雨点,然后我闭了双眼边敲边唱地往家里的灵堂上走。走得不绊不磕端端直直,孝子们就跟着我,把麻纸叠成长条儿连缀着铺在地上烧。我唱的内容一是要天开门地开门儒道佛家都开了门,二是劝孝子给死者选好坟地制好棺木和寿衣,三是请三界诸神及孝家宗祖坐上正堂为死者添风光,四是讲人来世上有生有死很正常莫悲伤,五是歌颂死者创下家业的骄傲和辉煌。一直走到灵堂前了,我已是汗流浃背,睁开眼了,孝子们开始在灵堂祭酒上香再烧麻纸,哭天抢地,我瞧见那麻纸条烧过的一条灰线上各类神鬼都走过来各坐其位。但王世贞并没有来瞧热闹。而那下午,直到整整一个通宵,我连续唱了《拜神歌》、《奉承歌》、《悔恨歌》、《乞愿歌》,驿街上闫家的亲朋至友,四邻八舍你拿香烛麻纸,他送一升米一吊腊肉都来吊唁了,王世贞还是没有来,而来的是匡三。

  —摘自《老生》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贾平凹 历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