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王蒙:中华文化随谈

2014年12月15日 09:30 | 作者:王蒙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仁与道,中国传统学术思想

 

  最后,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的诸子百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思想,从现在算,大约在2500年到2000年前这个期间,学术思想大的格局已经奠定了。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是孔孟,一个是老庄。孔子所在时期,当时称为东周,那个时候的首都在河南洛阳。东周的中央政权没有什么力量,我们现在几乎每一个省,在当时都成为一个独立的诸侯国。山东是鲁国和齐国,湖北湖南是楚国,陕西是秦国,河北是燕国,山西是晋国,还有一部分跟河北挨着是赵国。每一个小的诸侯国家都想把整个国家统一起来,所以连年征战不息。为了争夺权利,父亲可以杀掉儿子,儿子可以杀掉父亲,为了进取官职,丈夫可以杀掉妻子,产生了种种血腥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宫廷斗争。所以孔子希望挽救这个局面,希望用仁义道德,用高层人物的文化、义理、礼貌、规则、秩序来代替没有秩序的争夺、杀戮。他希望在人和人之间树立一种有规则的东西。他想,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起码应该爱他的父母,孝顺他的父母。孔子认为,既然在家里父母这么喜欢孩子,孩子对父母这么忠实、听话、爱戴,那么到了社会,你对皇帝、对君王,不是也同样应该用你小时候对待父母的态度来对待?君王就是天,天就是大家的父亲,就是一个大家庭。小时候你对你父亲什么态度,你大了以后对君王就是什么态度。如果大家能把小时候的对父母最良好的态度坚持下来、保护下来,发展起来,这个社会就不会发生动乱。孔子到处宣传,要实行仁政,把政权、权力建筑在爱心上。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因此他希望政权尽量不要用强力手段,而要用教化和文化手段。

 

  后世很多中国皇帝都尊崇孔子,认为孔子是万世师表。当然也有人指出来,孔子的这些想法太过理想,在中国并没有做到。实际你要当一个皇帝,面临着对你权力的挑战,你不可能只有软实力,还要有硬的手段,要有武装、警察、军队、监狱。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轻视孔子,孔子对于仁政的向往、对于用道德和文化来治理国家的向往已经被中国的老百姓一代一代地接受了。如果你这个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不好,他们认为你不孝顺。如果你这个皇帝自己个人的道德修养有很多缺陷,人民也是批评你的。今天我们对孔子要充分挖掘他身上有利的东西。

 

  老子同样有感于春秋时代的混乱,他认为那个时候各个诸侯国家徒劳、费心的事做的太多,所以他提倡“无为”。无为针对的是权力,君王、大臣做的事越少越好,老百姓应该干什么,他们自己都知道,你越管得多,麻烦就越多。他说“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美,那就坏了。如果我现在突然提出来要在参加会议的18个人中选举一个最美的人,这不就是没事制造纠纷吗?所以老子认为你想得越少越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老子的《道德经》在世界各种文字的版本和印刷的数量,占第二位,第一位是《圣经》。老子的想法很抽象、很奇怪。道是世界的本原,又是世界的规律,又是世界的终结。所以老子的道后来变成了一个宗教。这个道是概念,因为道你是看不见的,没有形状的,但是他又是主宰着一切的。

 

  庄子也是老子的观念,庄子的一些说法就更有意思了。庄子说,至大无外,一个东西太大了,就没有以外的东西了,这个圆,圆周以内的东西我们很清楚,圆周以外的还有一个点,我们在这个点上再画一个圆,就比原来的圆还大。所以至大,就是非常非常大,最大了,就没有外了。至小无内,就是最小的东西没有里面。庄子、老子这些特别有意思的说法对哲学有利,因为老子提供了一个角度,世界上有一些问题并不是由于没有做而造成的,而是因为你做了太多造成的,这对我们让自己变得更聪明一点也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为王蒙先生日前在由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首期“2014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的讲座,文章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王蒙 中华文化 汉字 五行八卦 仁 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