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韩康委员:特大城市不能成为只适于富人聚居的地方

2015年03月06日 17:04 | 作者:奚冬琪 | 来源: 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原标题:“特大城市的进入规则一定不能忽视有重要贡献的普通人”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韩康教授谈特大城市积分落户制度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  奚冬琪)近年来,户籍制度改革问题是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但是,这里有一个突出的改革难题一直没有真正破题,就是特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要不要搞,怎么搞?

  目前,“北上广”等特大城市正在探索户籍改革的路子,其中一项备受关注的改革举措,就是试行“积分落户”制度。

  那么,如何看待积分落户?怎样让这项改革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发展需要,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韩康教授谈了自己的看法。

  积分落户的重要意义在于进入规则的改变

  “中央提出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是有道理的,但控制人口规模不等于封闭人口规模,即使在过去非常严格的人口控制和户籍管理体制下,‘北上广’这样特大城市的人口和户籍也并不是封闭的,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户籍进入指标,这里的问题在于,传统的进入规则是什么呢?”在谈到特大城市户籍改革的关键点时,韩康委员开宗明义地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

  韩康委员提出,一直以来,“北上广”这样特大型城市的进入规则,具有高度行政化特征,是一种行政化的进入规则,人口与户籍的准入标准和准入机制,完全由政府机构行政垄断。现在一些城市进行积分落户制度的改革,尽管还在探索阶段,但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这就是城市进入规则的改变,即从行政化的进入规则,向着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转变。这种城市进入规则的转变,说到底是为了适应城市发展更高阶段的要求。

  特大城市不能成为只适于富人高度聚居的地方

  积分落户制度作为一种积极的改革探索,目前尚不成熟可以理解。韩康委员认为,积分落户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从操作层面看,关键问题是积分标准的合理制定,如果积分标准不合理,改革肯定失败。那么积分标准怎样做到合理呢?韩康委员提出了一个“三类项积分协调”的设计思路,即人才、资本和贡献三个类项的积分协调评价体系。

  韩康委员告诉记者,他观察了一些特大城市试行的积分落户政策,发现关于积分落户的设计,都是围绕人才和资本类项展开的,主要是为了积极引进高端和高素质人才,以及引进掌控规模资本要素的人,这当然不错。但是,如果有一个环卫工人,在城市踏踏实实干了20年,工作年年评优,受到市民好评,这样的人即无高学历,也非资本持有者,能否有可能积分落户呢? 又比如见义勇为的人,冒着生命危险救助路人,这样的人是否有积分落户的资格呢?韩康委员说,他提出“三类项积分协调”的设计思路,主要想说明,‘北上广’这样特大型城市的积分落户改革,不能搞成仅仅吸纳高端人才,特别是决不能搞成只适于富人高度聚居的地方,这样的积分落户制度,必定是畸形的。当然,怎样进行普通人的贡献积分,还需要技术上的合理量化设计。

  让中小城镇真正成为农民工的归宿

  “现在公众很关注特大城市的积分落户制度改革,但如果从全国层面的户籍制度改革来说,重点并不在大城市,更不在‘北上广’,而在中小城镇。”韩康委员说,我国现在有三亿多农民工,将来的主体归宿,肯定不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他认为大多数农民工无法落户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主要成因,并非户籍管理制度严苛,而是同工资收入极不相称的城市生活成本,中央提出5年左右安排1亿农民工家庭到小城镇落户,是很有道理的。

  但韩康委员提出,让中小城镇真正成为大多数农民工的归宿,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很不容易,因为这涉及到现行城市化发展结构、布局的矛盾。他说,让农民工到中小城镇安家落户,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有产业发展保证社会就业,第二是有比较完善的医疗和教育等公共福利设施,而我们现在城市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产业和公共福利设施高度集中于大城市和太大城市。试想,如果不能满足就业,缺乏比较完善的公共福利施设,农民工家庭怎么可能愿意把家安在那里呢?因此,让中小城镇真正成为大多数农民工的归宿,必须在城市化发展格局和公共福利资衡配置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发展的系统配套设计。韩康委员说:“现在是我们想让农民进城来,将来应该是农民自己想进城去。”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韩康 特大城市进入规则 富人高度聚居 积分落户 户籍制度改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