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京津冀医疗协作,不只要“热闹”

2015年03月10日 11:28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分级诊疗瓶颈

  基层医院、社区能力还很薄弱

 

  新京报:分级诊疗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效果并不明显,北京各大医院还是人满为患,如何改变这个局面?

 

  倪鑫:病人就诊是有选择性的,他只有信任你才能留在当地。不是单纯医疗水平高了就信任了,它是一个综合医疗水平的建设,医院的服务、经济方面的报销体系等能满足了病人的需求才能实现。

 

  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共享医疗、科研、教学、专家,通过我们把省一级儿童医院的水平带起来以后,更希望他能够在省里组建以省为龙头的省、市、县三级网络,这种三级网络建立起来以后,希望我们的病人能够有序就诊,信任当地的医疗,不再跨地区诊疗。

 

  从2013年5月31日北京儿童医院集团成立至今已经快两年了,通过我们的共建看到,河北省儿童医院整个儿科的就诊量在上升,整体水平在提高,尤其是科研合作方面也在上升,可以说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胡盛寿:为什么现在都到大医院看?因为基层医院、社区的能力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在廊坊地区合作建一些慢病的示范区,将来搞健康、养老、康复一体化的过程中,慢病防控的能力建设、人员的培养是非常要紧的一件事情。

 

  在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当中,慢病的防控,建更多的慢病示范区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将来在京津冀一体化医疗的战略层面上考虑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好的着力点。国家心脏中心坚持以地方为主,疾病的防控前移下移。高血压、糖尿病这些病应该更多地放到社区、基层医院去做。

 

  去年7月14日,京津冀重大泥石流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联合应急演练。新京报记者 李飞 摄

 

  声 音

 

  我们会按照公共政策的协调、规划的对接和卫生服务水平的逐步均置化这三个层面继续推动,促使北京更多的医疗卫生单位和河北地区做更深入的合作。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

 

  未来突破

  跨地区、跨省结算将成为新的助推力

 

  新京报:刚才几位院长提到的政策阻滞,下一步如何用“医者先行”的理念突破?

 

  方来英:三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合作,我们重点突破规划和政策对接,以燕达为试点,由点到面铺开。

 

  可以看到,人力社保部门正在推动未来跨地区医保结算问题;京、冀两地两地卫生和人力资源部门已就北京河北两地医生的跨省多点执业注册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我们还会把其他一些医疗单位引入京、冀两地的医疗协作试点中去。今年,积水潭医院和崇礼县人民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和保定儿童医院等的合作,都在深入推进。

 

  毛羽:北京的医疗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优质医疗资源仍集中在60多家三甲大医院。如果京津冀的医疗协同发展目标不事先明确,面上铺的太大,最终很可能达不到效果。所以,我们的必须根据京津冀三地群众的疾病谱需求,医疗机构现状,学科建设情况,有针对性的分析,规划协作伙伴,通过在某一个地区协作建设医疗中心,再通过中心向基层的帮扶,将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扩大。群众的需求很实际,就是在家门口能便捷的看上病、看好病,我们的京津医疗协作,也务求实效,不只是要“热闹”。

 

  ■ 热点探讨

  如何把患者留在家门口?

  完善学科建设对接北京优势资源

 

  新京报:北京大医院这边的门急诊量将近30%都是河北到来的患者,如何能把河北的患者留到家门口的医院?

 

  郭华伟:我们首先要做好基础学科的准备、团队的建设、基础管理的机制、文化软实力的打造,才能够去承接住北京的优势资源,满足河北区域的患者基础的疾病需求,而不至于让他们常见病、普通病都去北京,给北京再添堵。

 

  我认为,应该通过分级医疗有所为有所不为,你是一个社区中心,就要体现出一个社区中心的预防,你是二级医院,承接二级医院的需求,急危重症难是北京市大医院很好地承接它的医疗需求。

 

编辑:赵彦


01 02 03

关键词: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市卫计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