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感受中关村草根创新创业大潮:重回激情燃烧年代

2015年03月26日 16:00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迎接创业浪潮 中国需要更多“中关村”  

  上海张江、深圳前海、杭州滨江、武汉东湖……各地纷纷吹响创新创业号角,一场别开生面的创业竞速赛正在全国拉开。

  种种迹象表明,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试验田”,北京中关村在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强音中,还将继续领跑。

  从1988年中关村前身“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算起,中关村走过了近30年的创新创业路。它一直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前哨战、科技体制创新的试验田,也是中国创新思维的大本营。

  然而,一开始,中关村的创新路并不顺遂。它遇到了体制难题,比如科技成果该如何处置,科研队伍怎么创业;它也遇到了市场难题,例如科技小微企业轻资产配置面临“融资难”;它还碰到了观念难题,“创业就是不务正业”的偏见成了致命打击。

  面对这一切,中关村出路只有一条——创新。创新机制以打通阻力,创新科研以促成实力,创新思维以保障动力。其中,思维创新尤其重要。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关村新思维、新思想实际上是在改变中国。

  思维的改变,为中国科技创新带来新的可能。在这方面,中关村创业者最有发言权。新思维赋予柳传志和联想以力量,先后将IBM、摩托罗拉收入麾下;新想法赋予雷军和小米以成长,创业四年跻身全球第三,年销售突破700亿元。

  在中关村,创业也不再是“不务正业”,而是变成了寻找“风口”的新探险,让创业者充满动力。赵勇与格灵深瞳,在中关村等待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的下个千亿“风口”;亿赞普罗峰用“海选网”开启跨境电商的新市场,主动创造下个“风口”。

  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的必然驱动力。而作为肩扛“先行先试”重任的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的“敢于打破陈规”“永远跑在前头”的接力棒需要传递,我们也需要更多的自主创新引领中国经济的下个十年。

  必趣网的团队算是在中关村创业团队里最年轻的。

  创始人张果,1991年出生,2011年,大二的张果不满足于在学校里的小买卖,要学习更多东西,要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拳脚,于是辍学来到了北京中关村。

  张果选择了在车库咖啡开始创业路。

  有个细节很有趣,张果喜欢第一个踏进车库咖啡的感觉,享受车库赠送给早到的创业者的免费咖啡。

  为此他要很早起床,乘地铁一路到海淀图书城,那时候恐怕区域的写字楼还没“睡醒”。他感觉,早点到车库会给自己心理某种积极暗示,“嗯,今天没来晚,加油!”

  他怕迟到,喜欢赶早,为的不仅是车库鼓励早到的人赠送的咖啡,更是为了争分夺秒去追赶创业快车;这似乎恰如他如此急切地辍学,只为更专心地追赶创业的那艘舰船。

  在各种研究、调查之后,张果确定从必趣网开始创业。必趣网的定位是专注于评论的个性化微视频推荐平台,口号是“必评论,趣分享”。“我做的是一个微电影的聚合平台,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让用户可以看到好看的微电影,公司、导演可以更好地知道观众的喜好。”

  打开必趣网网站,点击想看的微视频,在观看的同时可以看到网友们的评论:“我们注重的是分享,分享开心,也分享思考。”

  中国需要更多的中关村,它的创业精神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创业,才是中国未来的真正优势所在。”一位国外记者结束中关村采访后感慨道。而在郭洪看来,创新必然是创业的产物。未来的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业企业带来的创新活力。

  中国需要更多的中关村,它鼓励创新、包容失败文化的氛围将为创新带来更多可能。“中关村现在的文化越来越千奇百怪,人们对原创想法越来越具容忍度。”王德禄评价,这是中关村成功的关键,也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要素。

  中国需要更多的中关村,它的创新路径、创新道路必将引领国际技术趋势。从前国人讲创新,凡事必提欧美;如今我们话创新,北京中关村已经具有与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同等重要性。

  过去的三十年,与其说中关村在摸索中前行,不如说它在为大众创业时代的到来播撒创新创业的种子,提前谱写草根创业的新乐章;而未来的数十年,中国将创新创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更多的“中关村们”与创业者们将收获果实,奏响乐章。(完)

 

编辑:巩盼东

01 02

关键词:中关村草根创新创业大潮 重回激情燃烧年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