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民盟上海市委助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15年07月10日 09:36 |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分享到: 

  每年,民盟上海市委都会组织近十个重点课题,今年关注的目光自然聚焦在科创中心上。其中被列为市委决咨委课题的《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参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研究》,将围绕科技型小微企业参与科创中心的现有条件、基本优势、主要障碍等提出建议,重点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瓶颈和发展障碍。

  3月25日,市政协十二届十八次常委会议上,盟员黄绮建议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和成果转化服务,加快培养高端复合型专业化人才,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盟员常清建议建立多维度创新协作模式,运用大数据及信息化平台,加快研发集成突破。

  如何建设科创中心,很多身在教育、文化和科技领域的盟员专家也深知其中的问题与关键,纷纷有话要说。“200多家在沪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和大量的部属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存在是上海这座城市当前最大的优势。”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建议,构建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国内研发机构和企业多方共同参与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倒逼,快速提高国内研发机构和企业的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共同开发立足上海,面向世界市场的新产品,引领新的需求。

  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马驰引经据典:“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因此马克思把人的解放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他指出,无论在大学和科研院所,作为科学研究主体的教授、研究员群体的生存环境很不乐观,要把上海建设成国际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必改善他们的生态环境。一个教授、研究员没有学术尊严,科创中心的建设之路走不远。

  这个观点引起了上海大学教授吉永华的共鸣,他在全国“两会”上也曾提出,必须正视、扭转教授整体形象被人格矮化、尊严趴下的嬗变趋势。他建议,在机制上,公职教授的自然晋升和越级提升应交由国家级同行同业学术团体评判或备有权威性第三方意见书;在体制上,凡被提拔为校长和所长等局级以上的官员,不得继续挂名招带研究生,但应适度延长且学术造诣较高的公职教授的退休年限;在法制上,要对“害群之马”坚决绳之以法。

  “要警惕科技创新GDP!”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民钢的话颇有警示意义:“上海科技中心建设的目标,在数字指标之外,还要确立几个具体的国家急需、世界领先的重大突破方向,而不要停留在数字指标之上,否则最终会把这些指标变成新的科技创新GDP。”

  立足岗位,勤恳工作实践创新

  2015年年初,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将两个抗癌新药项目转让给绿谷制药,上亿元的成果转让,不用报上级部门、财政部审批,这为科研单位“松绑”走出尝试性的一步。主持推动这项改革的民盟市委副主委、药物所所长蒋华良介绍说,“除了科研人员收入变化之外,更深层的是科研管理流程的重新打造,使得科研活动更多地与国民经济主战场对接。”

  像蒋华良一样的科技界盟员还有很多。统计显示,目前上海民盟科技界人数超过2000人,占盟员总数13%。他们在做些什么?据悉,不少基层支部已经举办了多场沙龙和座谈,有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讨论、交流的气氛十分浓厚。

  4月29日,民盟信息总支组织参观易乐木艺公司,这是一家由已提交入盟申请,正在等待审批的“准盟员”谭晶文和她的先生一起创办的企业。谭晶文介绍了公司的创意开发、网络木艺课程等等,无不充满创新意识。参加活动的郑惠强主委也听得饶有兴趣,他说,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并希望企业今后能进一步将科技创新融入到发展中去。

  成立两年多的民盟上海科技系统委员会,成员主要源于市科委、社科院、科技馆、市科协等本市科技系统单位。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致力服务于科技型企业,该中心年轻的副主任、民盟科技委员会主委宋扬建议,要打造有利于创新的良性环境,特别要重视中小微企业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中小微科技创新企业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有针对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更要给予充分的市场机会和政策平等地位,营造鼓励创新、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当问到科技系统盟员如何为上海科创中心而努力时,宋扬在电话那头爽朗地笑了:他们努力发挥专业特长,在自己的岗位上勤恳工作,实践创新,就是以实际行动推动上海科创中心的早日建成。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很多道理显而易见,说说容易做起来难。放下部门利益难,转变思想观念更难,但我们只要走对了路,就不怕路有多远。”朱同玉在“两会”大会发言时这句诗意的结尾铿锵有力、充满信心。的确,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编辑:孙莉姗

01 02

关键词:民盟 上海市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