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义乌试点专车“转正” 底线:车要有公司 人有证

2015年07月14日 08:45 | 来源: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 

  B

  监管之痛

  “没有执法依据,就不能处理和罚款”

  义乌的改革构想至今不够明朗,这恰恰给专车机构留下了博弈的空间:在他们眼里,义乌率先扛起出租车改革大旗,自然就成了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圣地”,只要在义乌扎下根,在其他地方就有了先例可循。

  一时间,原本主要将目光集中于大中城市的各大专车机构,蜂拥而至。在义乌《工作方案》出台仅一周,优步上海公司就通过新浪微博宣布“义乌,我们来了”。同样,滴滴、神州等公司都与义乌方面有了接触。

  在义乌,和华西都市报记者接触过的专车机构都承认,两者有接触,但谈了什么,没人愿意透露。

  冲击之下,难免产生争议和困惑。在义乌出租车行业摸爬滚打15年,“杭长运”公司总经理裘荣林举例说,专车“坐等”拉客,出租车巡回拉客,要公平,是不是出租车也可以停在那里,通过软件等客人,既可以减少空驶,又可以减小工作强度?

  就这个问题,义乌市运管局出租车管理科科长龚一昌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出租车也可以不动啊”。在他看来,以后真正开车的都是六七十岁、爱上这行的司机。

  裘荣林耸耸肩,又抛出一个问题,出租车有自己的管理机制,有正规发票及正规的设施设备,如计价器,而私家车会有吗?

  他更愿拿安全防范作比较。据他了解,有些专车司机是兼职的,在培训和安全防范上,和正规出租车司机不一样:出租车一年要接受两次检查,公安一次,叫作技术状况检查,运管部门一次,叫作技术维护评定。

  就裘经理的这点质疑,面见华西都市报记者的上述专车机构工作人员说,他们要求驾驶员有3年以上驾龄,车子在5年以内,还把该买的保险全买了。在这名工作人员看来,这事实上在对车辆使用年限及车辆安全状况设了规则。

  不过,裘荣林依然认为,就目前看,专车要想规范到像出租车那样的地步,“还是有距离的,我甚至认为是不到位的”。在他看来,专车要进入义乌市场,就一定得有规范,“而且这种规范要有据可查,不仅是嘴上说说,这样才能保证双方站在同一起跑线。”

  裘荣林的这点要求,点到了义乌运管部门的痛处。龚一昌对华西都市报记者说,他们到上海考察时看到,一个事情怎样处理,一查就有规定,而对比来说,义乌在有的方面暂时还没有规定。

  “我们只是一个县级市,处罚上,不能制定任何办法,只能用省里的条例。没有依据,就不能处理和罚款。”龚一昌强调,“这是我们的难题和困惑。”

  C

  改革新招

  秘诀:个体车规范到企业,有先例

  在专车发展上,义乌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愿在自己专注的出租车改革上稳扎稳打。

  不过,在不少义乌人看来,正是已有出租车改革的有力推行,给“鼓励与互联网结合的‘专车"构想营造了能够推行的氛围。

  一头埋进义乌出租车领域15年的裘荣林一脸神秘地说,“现在义乌的模式全国其他地方很难学”。他说,义乌早在8年前就把498辆个体车给规范到企业,独创了“约定承包户”的概念。

  秘诀就在于此。裘荣林挥动着手臂说:“在这8年里,出租车归你承包经营,你有这辆车的承包经营权,效益归你,公司只收100块的管理费。你不开还可以租给别人。在这8年里,可以拿回四五十万,基本可以弥补当时买来时的损失。”

  裘荣林讲,若是没有这个缓冲,没有这样的弥补,一下子把个体车给收了,各种社会问题就会冒出,就会迟滞增加出租车数量的步伐。

  “8年后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裘荣林说,现在,其他地方也可以一举收购,可钱从哪里来呢?这时,就可以参照义乌的作法,根据当地情况,明确在多少年之后放开出租车市场,“告诉你开还可以开,就是牌照不值钱了”。

  在裘荣林看来,这是撬动出租车行业僵局的关键一环。

  魄力:降低“闯入者”门槛,有机会

  义乌的魄力更在后面。过去新成立公司都限定是从事客运市场或有客运资质或本地企业等,而今年在新增5家出租车公司时,降低了门槛,要求“在义乌注册登记的企业法人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即可。

  开明环境中,各路豪杰“一展拳脚”。义乌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吴厚盾透露,在100多个报名者中,“有一个四川人”。

  勇于组建新公司的同时,各路人马也在马不停蹄地探索与互联网的融合。义乌恒风交运出租车分公司总经理陈呈明就曾对媒体透露,公司正在与一个网络约租车平台接洽,转换现有的营运模式,让司机降低成本,提高营收。

  陈呈明称,他计划与网络约租车平台合作后,可以将乘客的相关信息及时发送给司机,比如说哪个时段哪个地段客流较大等,同时可以根据供需关系调整运价。

  在与互联网的融合上,不管是官方的专车构想还是民间的平台接洽构想,似乎都是踌躇满志。

  采访中,有义乌出租车司机反映,义乌出租车改革推行近两个月后,份子钱“不降反升”。华西都市报记者昨日了解到,有的出租车公司更新车辆后,油耗降低了,油费省了三四十元。于是,出租车公司就提高了二十元费用。

  就在各方“暗战”的同时,华西都市报记者得知,日前,义乌市市场监管局颁发了首家出租车客运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义乌市恒风运达出租客运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义乌出租车改革更进一步。

  而不可避免的是,有的出租车司机一时半会看不清未来,选择了退出。5月底,一名河南籍出租车司机满怀怨气告诉记者,“不赚钱啊,我现在唯一等的就是我的车赶紧下线,我不包了。”华西都市报记者 梁斌 发自浙江义乌

编辑:罗韦

01 02

关键词:义乌 专车 出租车 改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