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刺绣艺术家收藏20年 建成民间刺绣博物馆

2015年12月16日 16:37 | 来源:台州商报
分享到: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如同书画一般,刺绣亦有“闺阁翰墨”的美誉。自古以来,在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中,刺绣一直被视为一个生动的文化符号。苏湘粤蜀,指尖流转的一针一线,描绘成生动的图案,一幅幅绣画无不诉说着历史文化与久远的故事。


20141104104737770


廖春妹

民国刺绣作品《汾阳王府》

刺绣之美,引无数藏家为之折腰,廖春妹就是其中之一。作为著名刺绣艺术家,几十年来,廖春妹致力于收藏民间刺绣。在她看来,保护刺绣,也是传承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用20年收藏,她建了一座刺绣博物馆


信插、抹额、马面裙、如意云肩、虎形围涎……搁在旧时,这些老物件或许是大家司空见惯的,然而经过岁月的“大浪淘沙”,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已不多见。而在位于临海古城街道的台州府城刺绣博物馆里,这些慢慢随时光远去的老物件静静地安放着,承载着旧时岁月的精细与美好。


刺绣源起何时?馆长廖春妹向记者娓娓道来,数千年前,养蚕缫丝的中国人织起了世界上最早的丝织品。从此,刺绣有了萌芽的土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刺绣艺术伴随着我国民风民俗的演变不断地传承发展,“它们承载的民俗学、历史学和美学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让人惋惜的是,刺绣本身材质多是丝缎布匹,不易保存,所以存世的古董刺绣也多以清代民国时期为主。”廖春妹说,即使是清代民国这些年代较近、存量较多的古绣,也正在一天天地变少,“人们对古绣认识得少,缺少系统的归纳与保护,使得大量的古绣品或腐化消失,或不知流失何处。”


在廖春妹看来,这些古绣无疑是研究民情风俗的珍贵资料,为了保护古绣品,她经常一人走山趟水深入村寨,搜集各式各样的古老衣服与绣品,“我花了20多年时间走遍各地收藏刺绣,其中有的来自农家、集市,有的是从收藏家手里买来的,筹备了七八年,最后才建成这个刺绣博物馆。”


可以说,台州府城刺绣博物馆凝聚了廖春妹几十年的心血。如今,馆内藏有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台绣、京绣、苏绣、蜀绣、粤绣、湘绣等9000余件民间刺绣精品,涉及衣饰、荷包、枕顶、云肩、鞋帽、屏风、绣画以及婚庆服饰等多个品类。


绣品上的人生百态


指尖描春夏,拈花绘秋冬。围涎、肚兜、荷包、衣袍……古时的人一生都离不开刺绣的陪伴。“从这些绣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的成长轨迹。”廖春妹如是说。


在婴幼儿时期,围涎是必不可少的,当幼儿流下口水或者吃东西时,为他们戴上围涎可以避免弄脏衣服。她告诉记者,围涎形状多为抹角方形、圆形等,“像这个虎形围涎形象非常逼真,看上去有生气,这个荷叶纹围涎就更为女性化一些。”


她介绍,古时少女从小就开始学习绣花,首先要学做绣片、肚兜、荷包等;成长为窈窕淑女后,自然少不了我国传统裙装中备受女性喜爱的马面裙;而华美的云肩也是女子的必备之物,旧时妇女们爱用云肩装饰肩部和领部,一眼看去犹如彩云栖肩,分外婀娜。在服饰区,这里挂着几幅不同款式的云肩,最大的一幅有20多片垂云,呈如意形状,每一片都是不同的颜色,其上绣有不同的纹饰,色彩斑斓,极为精美。


各式各样的绣品伴随着人的一生,而绣品上的纹饰图案也多寓意人生的美满幸福。“刺绣图案有花鸟草虫、飞禽走兽、山川风物、戏剧人物等,还有一些是吉祥图案,大多有着美好吉祥的含义。”她说。


在博物馆墙上,一幅巨大的“郭子仪祝寿”刺绣颇为醒目。这幅刺绣长约两米,篇幅庞大,气势恢弘。绣画中可见郭子仪夫妇端坐正中,七子八婿身着官袍,跪拜堂前,为双老庆寿。


“一幅画里能看出多重含义,如德行德能、子孝父荣的祥和大家景象,又或是为国立功,福禄双全等等。”廖春妹介绍道,这是民间颇为流行的寓意光耀门庭的吉祥图案之一。


藏品里传承台州刺绣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精美的刺绣或许只是让人惊艳的藏品,然而,对于廖春妹而言,这却是她几十年的心血,更是一生事业所系。


有句老话说,姑娘会架花,不愁找婆家。早年的妇女,都是能描善绣的。“以前大家穿的衣裙、枕套、床围、帐拦之类的,都需要自己一针一线绣出来。”8岁那年,廖春妹第一次拿起了绣花针,这一拿就再没有放下。


后来,她与丈夫一起创办了如今的“台州绣都服饰有限公司”。本就是刺绣出身的她身兼管理与设计,当时没有资料可寻,只能去揣摩一些样品上的图案,最大的宝库就是她所收藏的民间刺绣。


或许是出于乡土情结,廖春妹收藏的许多都是台州本土的刺绣作品,这对她个人的刺绣风格影响极大。


“台州刺绣很特别,它既包含了中国传统刺绣的花式、针法,还兼具了西方的镂空、雕绣等手法,是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工艺技术。”她悉心整理藏品,传承着“台州刺绣”的同时,也从中创造出自己的风格。


曾作为国礼送给外宾的“龙凤袍”,便是她的得意之作,在刺绣图案的设计上,既吸收融合传统民间文化元素精华,又重视现代绘画元素的应用,因而颇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公司的主打产品。


“北方的刺绣像是写意画,而南方的刺绣倾向于工笔画。”她告诉记者,刺绣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学习,制作过程也是慢工出细活,“这些刺绣精品压箱底太过可惜,所以我想展示出来,外行人看热闹,同行们也能有所启发。”


编辑:陈佳

关键词:刺绣艺术家 收藏20年 建成民间刺绣博物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