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台北国际书展“张爱玲特展”引争议

2016年02月27日 08:14 | 作者:孙萌萌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近日落幕的台北国际书展“张爱玲特展”引起读者和知识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这次特展中,张爱玲生前的衣物、假发等私人物品均在展品之列,引起一阵针锋相对的议论,一部分人认为公共人物的隐私权较小,展出有助于参观者更深入细致了解张爱玲的生活,从而更好地理解她的作品,但也有人认为此举只能满足窥私欲,犹如在翻逝者的垃圾,与作品完全无关,格调较低。


台北国际书展“张爱玲特展”现场

台北国际书展“张爱玲特展”现场


20160227081308


这次“张爱玲特展”由两岸知名的台湾作家张曼娟策展,展品由张爱玲的遗产执行人宋以朗提供,包括张爱玲生前穿着的近20件衣服、4顶假发等。连日来,展出参观者络绎不绝。有人给这次特展“点赞”,也有人啧有烦言,直指展出方太缺乏对逝者的尊重。甚至有参观者批评展出现场“衣服挂得像卖场”。


香港作家廖伟棠近日撰文指出,逛“张爱玲特展”时“吓一跳”,认为展出内容如同“张爱玲的垃圾桶被翻了一遍”。他在文中提到上世纪80年代女作家戴文采从张爱玲丢弃的垃圾中猜测她的私生活,结果其文遭台湾联合报等媒体拒刊一事,认为这次特展“格调差不多”,若张爱玲地下有知,恐怕要“骇笑”。


廖伟棠认为,展出私人物件不是不行,但应该与作者的写作相关,而非喧宾夺主,让观众只剩极小空间去思考“作为作家的张爱玲”。廖伟棠认为,这次特展,展现张爱玲的文学创作颇显不足,展品大都是与其作品无关的物件,另外,张爱玲收藏的由他人冒其名所写的《笑声泪痕》等也被混在作品之中却并未加以解说,也是特展的一个败笔。


然而,也有不少文艺界人士表示支持此次特展所展出的展品。台湾作家傅月庵指出,许多文学馆都曾展出作家的私人物品,鲁迅博物馆还展出过以鲁迅遗容做成的石膏像。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相对小,死后权利更已在遗嘱执行人手上,“张爱玲特展”的问题,出在缺乏解说,摆放方式简陋匆忙上。作家颜择雅也认为,“张爱玲特展”展出衣服、假发无不妥。“公众人物活着不愿被骚扰,跟死后物品能否公开是两件事。”


对于这些针锋相对的观点,策展人张曼娟始终没有评论。(孙萌萌)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张爱玲特展 台北国际书展 争议 衣物 假发 私人物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