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原创 本网原创

谁来监督钱袋子?

2016年03月09日 21:29 | 作者:汪俞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汪俞佳)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少家庭都有一本记录开支的“家庭账本”。同样,一个国家也有一本关乎国计民生的“国家账本”,告诉老百姓这一年挣了多少钱,又花到哪里去,这就是国家的预算报告。


1


3月9日下午民建界小组讨论现场,委员们在帮老百姓把关“国家账本”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钱花出去了,好不好谁说了算?”

“人人都关心‘钱袋子’,预算报告草案里提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强调了增强花钱的责任意识和效益意识,我在想,能不能再上加一个,增加分钱的责任意识,既要重视花钱,更要重视分钱,把钱真正用在刀刃上。”蔡玲委员的话,一下子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委员们纷纷表示,去年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有所放缓,越是过“紧日子”,越要精打细算。

“现在很多社区都有图书馆,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里面到底都有什么书?”刘江龙委员的提问引起大家注意。去年,他曾走访过几个农村和城市的社区图书馆,发现农村图书馆里居然有高等数学教材和教辅材料,城市这边也有许多内容陈旧的书籍。“这个现象,让我想到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毕竟,预算监督不是‘钱花没花’这样的简单追问,强化绩效管理和评估非常重要。”

白重恩委员也同样表示,近年来,我国预算监管体制在逐步完善,但绩效评估远远不够。“评估过程和结果如果不公开,怎么保证钱花得有效?花得透明?怎么保证百姓满意?”白重恩进一步认为,预算管理应当既问效又问责,从制度上强化预算单位支出责任,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今后年度预算编制和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毕竟,钱花了,难道不应该知道花钱的效果?”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两会 政协委员 预算报告 监督 预算绩效管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