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代表委员“执着”也是社会进步动力

2016年03月10日 08:56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而那些一时还未被采纳的建议提案,同样有着毋庸置疑的意义和价值。很多时候,从一个提案、一条建议到一项政策、一个制度,其间并非是简单的直线,而很可能有着复杂曲折的演进历程。其中,既有认识上的差异,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看上去很美的提案建议,还不能很快成为现实,需要进一步协同步调,渐次前行,并逐渐形成普遍共识。

此外,利益博弈也是很多方略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因。一个富有建设性的提案,往往意味着一场改革,而改革则首当其冲会触动利益。以公车改革为例,之所以推动如此艰难,可能有具体操作的因素,但根本还在于这项改革是要褫夺公权力的特权。即便从目前的各地实践看,难点仍在于补贴的数额与保留公车的数量。

还有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尽管目前社会上已经形成共识,即财产公开乃是实现政治清明的重要路径,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依然会有困难。而接下来的推动,除了依靠代表委员的不懈呼吁之外,顶层设计则更为重要。

一个个代表委员,多年来前赴后继就一个公共议题表达意见,体现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履职自觉。为民代言、为社会主张利益,本来就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职责所在。一而再、再而三,而正是在这样持续的表达和主张中,代表和委员们也更深刻地了解了社会,触及到各个利益群体的核心利益,并在不断的补充修正中,实现各种利益的共享。

社会也在这种博弈、竞合中进步,法治也在不断的触碰边界中彰显。代表委员的执着,是在一次次的努力中拼接出我们这个时代“代言者”的精神图景。

编辑:秦云

01 02

关键词:代表委员 提案 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