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让“名校”“普通校”的差距尽快消失

2016年03月11日 10:25 | 作者:赵翰露 |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99317de0-978a-4add-9a86-9037720d9287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作为政协委员出席新闻发布会,被记者抓了个正着。作为北京乃至全国最知名高中校长的刘长铭,毫不意外地被问到了“学区房”和“择校热”问题。

刘长铭承认问题“很难回答”,话锋一转提到:如果是我,我不会买学区房,而是把更多精力财力放在改善家庭教育的品质上;很多事例证明,家庭教育是决定孩子未来成功和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这番话很快被媒体摘出作为“亮点”,并引来网友批评:你一个名校校长,当然不需要买学区房!

说实在的,笔者有一点替刘长铭委屈。这不仅是因为在他的位置上,很难对现有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态给出任何符合网友心态的回答;更是因为,他紧接着说的一番话,被一些媒体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他说,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应该大力兴办民办教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都担负重要功能,公办教育应不断推进公共教育资源的标准化配置,其标准底线应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民办教育应更多地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既要把蛋糕做大,也要做出不同口味的蛋糕”。

这番话说得在理。毫无疑问,教育是一个国家公共服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公平、均衡,应当是公共服务的基本出发点。“择校热”背后是教育资源不均衡,这种不均衡,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形成的。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说,应力图去淡化、消解这种不均衡,而不是在“学区房”等的炒作中,去强化这种不均衡。

编辑:秦云

01 02

关键词:学区房 刘长铭 民办教育 均衡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