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黑名单”制度能让保姆与雇主相爱吗

2016年03月13日 14:13 | 作者:嘉彦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不诚信或严重违反行规的保姆将被禁用。记者昨天从沪联百家家政联盟信息平台获悉,该信息平台已经启用“保姆黑名单”,3名保姆因为违反平台制定的相关规定而被列入“黑名单”。据平台发起人夏君介绍,列入“黑名单”意味着今后信息平台的成员单位将禁止雇佣这些保姆。据悉,这是本市家政市场首次启用“保姆黑名单”。(3月11日《新闻晨报》)

在保姆行业乱象丛生的当下,“保姆黑名单”的推出似乎的确可以从制度设计的层面遏制诸多乱象的进一步扩散。但同时需要看到的是,黑名单的推出也并非一劳永逸的办法。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保姆与雇主之间的关系恶化、保姆不遵守相关规定的原因也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比如一些雇主认为有些保姆完全没有职业素质,不但不尊重雇主的生活习惯,甚至还对日常应做的工作百般推诿,而且工资还必须年年涨,不涨就走人。可保姆们却也有着同样的苦衷,他们在雇主家里不被尊重,即便犯点小错误也会被无限放大,且还没有节假日可言。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既是催生保姆对雇主不满、进而多方违规的现实缘由,也是造成雇主对保姆百般厌恶的客观条件。

更要看到的一个客观现实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渐次提高,一些家庭宁愿花更多的钱去购买高质量的保姆服务。然而,现实总是显示了别样的图景,不管是家政公司给雇主挑选的保姆、还是雇主自行到人才市场寻觅的,他们虽然都能够胜任为雇主准备一日三餐、替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工作,但却并不能给雇主提供一些专业化、职业化的保姆服务。比如在替雇主照看小孩的同时,也能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对小孩品格的养成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因此,在雇主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又必须支付高额工资的情况下,他对保姆的不满便可能在日常的言与行中体现出来,而对保姆来讲,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相关培训及专业知识的缺位,使得他们在面对雇主相对专业的服务要求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甚至会觉得雇主是在故意刁难。于此情形下,二者之间的矛盾便可能在日常的诸多琐事中得到累积,其爆发的形式要么是保姆主动请辞,要么是雇主炒了他们的鱿鱼。这大概也是当下保姆行业人员流动大,各方均对对方颇有不满的重要原因。

要破解这样的现实难题,设立“保姆黑名单”制度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于整个保姆行业来讲,最根本的或许还要在保姆服务的升级换代上多下功夫,并用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眼光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保姆队伍。具体而言,则是要求我们的政府部门或家政公司要摒弃传统的保姆服务观念,并通过专业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将保姆服务向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推进。当然,城市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经验,或者尝试着在高校开展家政专业,并借此将整个城市的家政服务质量带动起来。

事实上,只有让保姆服务从传统的“游兵散勇”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保姆与雇主之间的矛盾才可能在交流中得到化解,而保姆们也才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尊严感和存在感,他们才可能真正“相爱”。否则,黑名单制度永远都只能是一声恐吓,它对保姆业的实际推动,并无半点作用。(嘉彦)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保姆“黑名单”制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