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新青年》从创刊到终刊

2016年05月05日 09:47 | 作者:张家康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新青年》何去何从?

陈独秀在上海为商量《新青年》事宜致胡适、李大钊的信。陈独秀在上海独自主编《新青年》,遭遇了经费、稿源等方面的困境,他只好向北京同人求救。

陈独秀在上海为商量《新青年》事宜致胡适、李大钊的信。陈独秀在上海独自主编《新青年》,遭遇了经费、稿源等方面的困境,他只好向北京同人求救。

五四运动爆发后,陈独秀也因散发《北京市民宣言》的传单而被捕。经多方营救和舆论声援,他被捕98天后获释。出狱后,陈独秀收回《新青年》编辑权。1920年1月29日,已被北大排挤出校的陈独秀又回到上海,《新青年》也随之迁回上海。4月26日,陈独秀致信李大钊、胡适、张申府、钱玄同、陶孟和等,就《新青年》何去何从的编辑方针,提出意见:“(一)由在京诸人轮流担任;(二)由在京一人担任;(三)由弟在沪担任?为时已迫,以上各条,请速赐复。”

此时,陈独秀正在筹组共产党,《新青年》也因之而染有党派政治色彩。8月2日,他在编完八卷一号的《新青年》后,给胡适去信,希望在二号(即下期)上,胡适“做一篇精彩的文章才好”。他仍想借重北大同人的笔力和社会影响力,扩大《新青年》的知名度,可这又谈何容易。

1920年12月,陈独秀去广州前,又先后给北京同人李大钊、钱玄同、胡适、陶孟和、高一涵、张慰慈、鲁迅、周作人、王星拱等人去信。前封信告知《新青年》“编辑事务已请陈望道先生办理,另外新加入编辑部者,为沈雁冰、李达、李汉俊3人。”这4人都是中共上海发起组成员。信中还期待“一涵、孟和、玄同诸兄能有文章寄来(因为你们3位久无文章来了)”在后一封信里,陈独秀也说:

“《新青年》色彩过于鲜明,弟近亦不以为然,陈望道君亦主张稍改内容,以后趋重哲学文学为是。但如此办法,非北京同人多做文章不可。近几册内容稍稍与前不同,京中同人来文又少,也是重大的原因,请二兄(指高一涵、胡适———引者注)切实向京中同人催寄文章。”

前封信在9人中传阅后,陶孟和建议:“《新青年》既然不准寄,就此停版如何?最好日内开会讨论一番,再定如何进行。”胡适当然清楚,《新青年》“色彩过于鲜明”已是既成事实,“今虽有意抹淡,似亦非易事。”他即致信陈独秀,提出解决问题的三个办法:“1.听(任)《新青年》流为一种有特别色彩之杂志,而另创一个哲学文学的杂志”。2.将《新青年》九卷一号移到北京,并发表一个宣言,内容是“若要《新青年》‘改变内容’非恢复我们‘不谈政治’的戒约,不能做到。”3.“孟和说,《新青年》既被邮局停寄,何不暂时停办”。

很快,周氏兄弟便表示了意见,周作人同意第二种办法。鲁迅也以为第二种办法“更为顺当”。至于宣言不谈政治,则认为大可不必了。陶孟和也给胡适来信,坚持第三种办法,并在信中说:“我很希望你们两人别为了这误会而伤了几年来朋友底感情。”这些意见,胡适很快便致信陈独秀,以征求他的看法。陈独秀看完信后,立即给他们9人回信,答复他们:不赞成《新青年》停刊,也不赞成宣言不谈政治,仍然表示:“弟甚希望诸君中仍有几位能继续为《新青年》做点文章。”

陈独秀太天真,已经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机关报的《新青年》,怎么可能会得到信奉自由主义的北京同人的支持。正在组党的陈独秀自然也不会放弃《新青年》,在得知北京同人的意见后,自知难以再说服北京同人,故在致胡适信中说:“你们另外办一个报,我十分赞成,因为中国好报太少,你们做出来的东西总不差,但我却没有功夫帮助文章。”至此,同人编辑已成昨日黄花,《新青年》终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

1923年6月,《新青年》由月刊改为季刊。1926年7月,《新青年》出版第五期后停刊,停刊也即终刊,一段颇为辉煌的历史结束了。文/张家康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关键词:《新青年》 创刊 终刊 陈独秀 蔡元培 胡适 李大钊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