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众创空间的悲欢聚散:价格战寒冬将至?

2016年08月05日 09:57 | 作者:陈禹铭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129206787_14703567861721n

8月3日,中关村创业大街。大街内某个创客空间的开放式工位的月租金在1500块钱左右,比东边不少众创空间要低。

位于东直门附近的“倍格生态”,一个工位的租金达到了1600-2500元/月,在行业中属较高水平。

“众创空间的本质仍然是商业地产。”倍格生态的创始人周贺如是说。在这个年轻的众创空间创始人看来,剥离了众多噱头之后,众创空间仍然需要靠租金来养活自己。对于初创型的企业来说,增值服务的意义不是很大,所以位置、地段和周边是否有足够的商业业态支撑,基本上成为了众创空间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这就是在北京东边繁华商圈附近的众创空间生存状态要好于北京西部同类产品的原因。

另一方面,虽然众创空间往往喜欢用各式各样的增值服务来吸引入驻的项目团队买单,但是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类服务对于创业型的企业来讲意义不大。“众创空间都想通过增值服务来实现创收,但就算是美国发展得比较成熟的we-work,虽然在增值服务上不断努力,但对营收增加也不过个位数,租金收益占到总收益90%以上。”黄涛表示。

“空间所能够提供的增值服务,其实根本不需要空间自己来做,入驻的项目团队能够非常轻易地找到这些服务。甚至更简单地说,只要你立一块众创空间的牌子,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增值服务商找上门来。”更有空间运营者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而项目孵化所需要的变现时间较长,一般需要三年为一个周期,到时候不说项目团队,就是空间本身是否还生存着都难说。”

“开放”与“内敛”

在国内的众创空间里,不同创业项目团队互相交流、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较为少见

事实上,引自美国的众创空间、联合办公这一概念,来到中国也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尴尬。

“众创空间理念的价值是通过开放式的办公让不同的创业项目团队能够互相交流,从而拥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机会。”硅谷空间PLUS联合创始人孙燕骏表示,“但是到了中国,入驻的团队之间不愿意进行交流是一种常态。所以需要空间的运营方搭建一个场景,帮助进驻团队建立交流机制。”

周贺也向记者表示,一开始创始人们所期待的美国式化学反应并非能够经常发生,甚至是较为少见的,“美国有几个先天优势是中国无法达到的,美国自由工作者太多了,几乎能达到总人口的35%,使得这种产品的稀缺性在美国就呈现出来了。而美国人的开放度较高。国内从去年才开始接受联合办公的形式,但还是不太适应。另外,美国的社会性格是开放的,而中国的社会性格是较为内敛的。”

比如,倍格生态就曾有一家进驻企业,由于不适应开放办公这一种模式而提出要求,希望将办公室的落地玻璃全部用白纸遮挡。而这种注重私密性的心理事实上在中国的创业团队中普遍存在着。

“几乎每一个做联合办公都会想着做社群,希望用户在空间内部产生交流,创造价值,形成对空间的归属感,但结果往往是内部客户不交流。”王彧表示:“不交流原因之一是客户之间有竞争关系,交流分享是有可能会被盗用创意。第二个就是客户属性差异过大,例如互联网创业团队和传统地产营销团队,两个团队从年龄、思维、生活方式差异化都很大,两者很难形成共同话题点,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会相互‘鄙视’。”

价格战寒冬将至?

有业内人士表示,解决方案就是做出产品的差异化,千万别把工位价格定在产品最多、竞争最激烈的1500-1800元/月的档次上

联合办公从国外迅速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从雨后春笋般旺盛到如今秋风扫落叶般的萧条。虽然已有相当数量的众创空间倒闭,但从整个行业来说,市面上仍有着大量众创空间存在,竞争依然激烈,价格暗战实际上已经爆发。

“中关村这一带的价格战早就开始。此前,这里很多服务空间都是国家政策催生的,有很多服务商是非地产、非运营出身。他们依靠价格战试图吸引优质项目的进驻,但结果并不理想。”中关村附近一众创空间运营者向记者表示,越压越低的价格也导致了西边大多众创空间“雪上加霜”。

在北京西部已经运营了几个众创空间的孙燕骏也直言:“众创空间产品是存在泡沫的,供给太大,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创业团队项目进驻。只有价格战才能够把泡沫给挤出来,而价格战就要开始了。”

“价格和位置是两个并行的条件,我们最硬的优点就在于价格。”在硅谷空间联合创始人孙燕骏看来,他们的主要目标是为初创企业服务,所以这一类空间产品并不需要装修多么豪华,不需要那么多附加产品,只要价格便宜和位置好,才是能够真正帮助初创企业节省成本、实现成长。

的确,对很多创业团队来说,无论是否已经拿到了一轮融资,都会希望在方便的位置和较低的租金成本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而即使一些位置较佳的众创空间,也警惕着价格战的到来。

比如,倍格生态创始人周贺虽然认为其产品处于东直门商圈之中,由于商圈的聚集效应,拥有足够的需求来支撑,应该不会受到价格战的冲击,但是对于可能出现的价格战依然比较担心。

“解决方案就是做出产品的差异化,千万别把工位价格定在1500-1800元/月这个档次,这个档的竞争最多,产品也最多,最容易被价格战卷进去。在我看来,众创空间就是商业地产的一种衍生品,依靠空间盈利是必须的,我们预计利润率要达到30%。”

不过从长远来看,整个行业依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从政策面来看,国家对创业的政策扶持和鼓励,会激发更多的人开始创业,市场的需求依然存在。”王彧认为,就空间而言,所有的空间包括众创空间、联合办公、孵化器等,这些空间加起来占北京写字楼的比例不到1%,这个供给数量很小,依然有上升空间。另一方面,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目前中国的自由职业者数量特别少,所以随着人们办公习惯的变化,从整个办公需求来看,市场潜力是很大的。(采写/摄影 记者 陈禹铭)

编辑:周佳佳

01 02

关键词:众创空间 悲欢聚散 价格战 寒冬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