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吴晖:小小徽章里的奥运情缘

2016年08月11日 13:36 | 作者:吴晖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里约奥运会赛场内激战正酣,赛场外不分国籍、不分种族的奥运徽章收藏者的交换过程同样热烈。而对于资深徽章收藏者的我而言,收集奥运徽章的最大乐趣却在于:找出不是自己公司设计生产的徽章。

吴晖

吴晖

里约2016年奥运会运动图标徽章

里约2016年奥运会运动图标徽章

其实,这并不容易。因为连续3届夏季奥运会的徽章,几乎全部都是我们做的,超过5000款。

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生产纪念徽章,到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特许经营权,成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全球独家徽章特许经营商,再到里约2016年奥运会的特许经营权,作为现代奥林匹克历史上唯一连续拿到3届夏季奥运会特许市场经营权的中国企业,从“中国制造”转型到名副其实的“中国创造”的“竞赛之路”,与场内的运动员一样,路途并不平坦。

一枚小小的奥运纪念徽章,不单单具有收藏价值,更承载着主办国当地文化和奥运文化,蕴含着厚重的体育精神。不论是奥运会徽、吉祥物,还是围绕奥运制作的衍生产品,其设计理念都是将主办国的文化、地理、自然、风俗等最好一面展示出来,传递给全世界的人们。

奥运徽章的产生,衍生出了徽章交换文化。每届奥运会都设有专门的交换中心,供全世界的徽章爱好者相互交换。虽然语言不通、国籍不同,但正是因为这一枚枚小小的徽章,让人与人、心与心的距离变得更近。

提起徽章文化,有段趣事不得不提。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奥组委发行了一整套24枚北京中轴线的徽章,最后一枚开幕式徽章是用鸟巢的废钢做的,发行量非常少。有一天,我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奥林匹克博览会上值班,突然有两位老奶奶冲过来把我堵住,吓我一跳。她们说自己踏破铁鞋,都没找到这枚徽章。经过多方打听,结果发现居然是我们中国公司做的,就一刻没有耽误,直接跑来了。

说起用“鸟巢废钢”制作徽章,其实也颇有意思。当时建造“鸟巢”的特殊钢材密度特别大、厚度达到11毫米。“鸟巢”建完后,剩下的钢材作为建筑垃圾,本来已经要拉回炼钢厂回炉。我们公司突发奇想,要是把“鸟巢”钢作为原料生产衍生品,纪念意义就太大了。幸好,我们抓住了时机,因此成为奥运收藏文化领域的佼佼者。

“中国创造”的故事在这些纪念品的背后,默默地讲述着。20多年来,对于热爱奥运的我们而言,体育不仅是赛场上的争金夺银,更是一种阳光、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被其感召,在奋斗中体会乐趣和榜样的价值。

(作者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北京华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付裕 邢贺扬整理)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委员说奥运 奥运情缘 里约奥运会 徽章 华江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