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麻醉师为聋哑病人漫画手术流程 走红朋友圈

2016年08月11日 15:00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根据聋哑人的特征,把麻醉的过程简单地画出来,分为几个步骤,让他了解手术的过程,有个心理准备就不会太紧张了。”周一晚上,邱飞龙去探视病人时,把画给了病人。“我把画递给他看,他一边看一边点头,还微微一笑。”看完手绘画,病人还冲邱飞龙伸出大拇指,“狠狠地”比了一个赞。邱飞龙还回忆说,手术当天,当病人被推进手术室时,又冲他笑了笑,“我知道他认出我了”。

当天的手术虽然紧张,但一切顺利。

昨天下午,当病人朱先生再一次见到邱飞龙时,又立刻伸出了大拇指,两个人还是面对面地会心一笑。“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即便不是主治大夫,邱飞龙依然关心地询问着对方术后的身体状况。见病人恢复良好,邱飞龙才安心离开,回到手术室继续当晚的工作。

医生一个暖心的举动

就会让病人离病痛远一点

病人都需要医生花心思去沟通,细心的邱飞龙对于身边前辈的一举一动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一次,医院收治了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女孩,和这样的病人交流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我身边的阮侠大夫就像妈妈一样关照她,最终顺利完成手术。真的很感动。”三年的耳濡目染,诸多工作中的细节令邱飞龙印象深刻。所以当自己遇到特殊病人时,也会不自觉地花更多心思替对方着想。这份用心,在医生与医生之间完成了无形的传递,但最终会传递到病人心中。

邱飞龙告诉北青报记者,手术时,如果病人紧张的话,临床上可能会出现一些血压升高的现象。虽然影响不大,主要是想让病人舒适一点,心理上面没有那么恐惧。对于身患疾病又要面对手术的病人,往往内心是忐忑甚至恐惧的,医生一个暖心的举动,就会让病人离病痛远一点。

对话

对话人: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基地住院医师邱飞龙

医患关系 理解万岁

北青报:有没有想到这幅手绘画会受到关注?

邱飞龙:本来打算留给病人自己熟悉一下麻醉过程的,不知怎么就被发朋友圈了……挺意外的,本想让病人顺利做完手术就好,也没怎么多想,后来觉得,图上画的其实是麻醉医生每天手术前中后的工作日常,遇到不能语言交流的病人,我只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岀来。如果能让大家对麻醉增加一定认识,也很高兴。

北青报:你选择医生这条路的初衷是什么?

邱飞龙:高中时不舒服时看过一个医生,觉得他对病人特别好,大概那时就有当医生的念头。

北青报:如何看待当下的医患关系?

邱飞龙:医患关系,希望互相信任,理解万岁!

本版文并摄/本报记者 彭小菲

编辑:王沥慷

01 02 03

关键词:麻醉师 聋哑病人 漫画手术流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