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为了时代,为了人民

——委员、专家谈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与发展

2016年08月29日 09:36 | 作者:张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今年就“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多次组织专题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文艺事业的重要地位,为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如今,文艺工作座谈会已召开近两年,文艺工作者如何在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进行文艺创作、表演、研究与传播?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文艺应如何更好地发时代之声、抒人民之情?在政协“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议政性常委会议召开之际,本期文化周刊邀请部分文艺领域的委员与专家共同分析与探讨。

“增加了”与“减少了”

“急功近利的短视现象减少了,对创作质量的关注增加了;闭门造车的现象减少了,深入生活、探求现实题材的艺术家增加了。模仿抄袭之风减少了,对艺术创新的追求增加了。等、靠、要的现象减少了,多种体制多元融合的创作机制增加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兴奋地告诉记者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文艺领域发生的一些变化。在他看来,文艺界的氛围逐渐趋于风清气朗,创作也呈现出活跃积极的状态。比如在评奖机制的改革上,逐渐实现了从唯奖牌论到追求精品的转变,就舞协评奖机制来说,“荷花奖”由以前的18个奖项逐步压缩到现在的6个奖项,为此,冯双白曾一度担心该奖项还能否激发诸多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事实证明,艺术家们的参与度只增未减,特别是在创作中更是将作品质量放在首位。“奖项少了,含金量高了,艺术标准与思想标准变得严格,奖牌的标杆作用体现了出来。”冯双白指出,舞协在评奖过程中,也开始配套召开作品探讨会,极大推进了学术研讨机制,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作品有序健康发表,作家创作回归理性,是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徐贵祥从文学艺术创作角度所感知、体悟到的新情势。他认为,文学创作具有很大的周期性,优秀作品需要有一个酝酿生产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立竿见影的是对文学创作思想、方向的把握与对文学创作规律的遵循,如此,文学艺术的发展道路才能逐渐趋于理性、科学与规范。徐贵祥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而要始终保持它的独立精神。

集戏曲创作、表演与管理为一身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张建国明显感觉到,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戏曲工作者的演出机会在不断增多,“刚刚从山西、河北等地演出回来,稍作休顿调整,过几天我们还要去河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地进行演出。”张建国为记者一一介绍着他带领的京剧团近期所演出的省份,欣喜之余有些感慨地说道,“过去我们下基层演出的机会非常少,现在国家给予了很多政策上的扶持,使我们能够不断深入到百姓中去,虽然辛苦奔波,但我们更加充实与快乐。”

“与中国气派、时代精神相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繁荣的社会主义文艺应如何体现中国精神,彰显时代魅力?从委员们对自身具体创作、演出及对各自领域的思考中,也许能窥得一二。

每年要下基层、进校园进行至少50场演出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谭利华谈起自己的感受,他以前一直担心交响乐作为“阳春白雪”不能与基层民众产生很好的共鸣,但没想到的是,每次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让我们找到了底气。”谭利华表示,交响乐作为一种外来音乐品种,如何在中国更具生命力,关键在于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体现中国精神,这是他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多年过去后,不管怎样的音乐形式,都要看留下了怎样的时代作品。”

戏曲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如何在新时代下迸发出蓬勃的活力,则是张建国所一直思考的问题,他认为,用传统的戏曲艺术体现现代的社会发展,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与信息时代相契合,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钦松看来,艺术反映时代,不仅表现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还在于创作思想、情感与时代相融合。“创作是情感的产物,不是走马观花式地看生活,而是扎扎实实地投入到生活中,通过生活细节投射出时代精神。”许钦松刚刚创作完成巨幅山水作品《长江揽胜》,为此他曾四下长江进行文化考察、现场写生,“长江是文明史中的长江,如何将长江奔涌出海的蓬勃景象与中国气派、时代精神相融合,而不是停留在个人情感上,成为我创作中的指导思想。这种大的时代格局,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精神厚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言恭达表示,呼唤与创作时代经典,也是在呼唤审美的崇高与艺术的包容,他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思考认为,艺术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是一种时代精神,是对客体的升华与超越,“当今书坛呼唤现代人文关怀,看重文化品格的铸造,其核心是核心价值与现代艺术精神的重建,这是当代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共同必须具备的一种品格与情怀。”

“好作品要经得起人民的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由此可见,繁荣的社会主义文艺,需要反映人民的需求,抒发人民的情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兰芳已年过7旬,但她仍坚持扎根于人民生活,平均每年有200多天都是在基层演出、创作与教学,“惠民、为民、乐民”成为她口中高频率的词汇,仅就今年而言,她年初去特警队体验生活,与人合写了一段武警战士救人的故事;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下基层为革命老区人民表演“四渡赤水”的经典片段;就在记者采访当日,她刚刚在河北邯郸完成了一场关于道德模范故事巡讲的演出;等等。“多去基层、人民中间走一走,体验当地火热的建设,从中得到锻炼、受到感染,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尽绵薄之力。”刘兰芳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艺术奉献给人民,观众的欢呼与掌声对她而言是最大的激励,“好作品要经得起人民的检验,脍炙人口、在老百姓中能够传承下来的才是好作品。”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徐贵祥表示,这说明艺术不是空穴来风,它虽高于生活,但不能离开生活,不能离开为人民创作的主题,因此要创作出好作品,一定要脚踏实地,从人民生活中提炼典型生活、典型形象,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常言道,‘根朝下扎,树往上涨。’根扎得越深,树就长得越高。对于生活的体验越深刻,作品的精神就越崇高。”徐贵祥说。

文艺工作者应如何深入基层,扎根生活,以人民创作为中心?

“每一个作家、艺术家,都要带着一颗热爱人民的心去深入生活。”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谈起自己的创作感悟,他表示,深入生活的样式各种各样,有对故乡本身就很熟悉的,如读书后待在大城市逢年过节回家的,更多的是各地文联作协组织的采风,如参观改革开放前沿、访问某抗震救灾地区等,“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让人不舒服的东西,走进人民中,肯定也会看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一颗热爱人民、祖国的心,就不会获得好的生活体验。”叶辛表示,作家深入生活,还要结合自身的感受,“作家缺乏感受,就不能观察到诸多热气腾腾的现象,也不能深切体验扎根于人民的生活。”他认为,只有在两者兼具的基础上,作家有了感悟、有了体会、有了想要表达的东西后,才能迅速有效地进入创作状态。

《问世间情》是叶辛近年来的新作,他关注城市打工群体已有多年。他说,刚开始他认为临时夫妻现象是打工群体在城镇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个支流,不值得去写,但后来他发现这逐渐成为打工群体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解决,又似乎很难。所以写成一部小说,用小说的形式向读者传达他的态度。“这可以说是我多年前所写的作品《上海日记》的一个延续,都是在关注农村青年如何融入都市,这与中国城镇化潮流是融为一体的。”叶辛表示,“从浩瀚的历史角度来说,作家的名字是写在读者心中的,杰出作家的名字是写在人民心上的。作家最后还是要沉下心来,写出好作品,用优秀的作品说话。”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艺 专题调研 全国政协 政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