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莫削网约车之“足”适出租车之“履”

2016年08月29日 10:42 | 作者:王言虎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在共享经济大势面前,作为管理者,就该成为一个能把好共享经济方向的“新司机”。

据新华社报道,网约车管理暂行办法公布即将“满月”,但地方细则的制定却步伐缓慢。最近有地方陆续公布网约车管理细则的征求意见稿,在准入门槛、运营方式上做出严格限制,引发争议。公众担忧,网约车管理会驶上出租车管理的老路。

就网约车管理的地方细则而言,“放权”和“廉政”,是公众尤为关心的两个议题。而这两点都要求,网约车监管不能削网约车之“足”适出租车的“履”。

首先,网约车本质上都是内置开放、共享基因的互联网产品,这决定了网约车行业只能走自由开放的市场路径,而不能搞传统的牌照总量管控等。虽然网约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地政府对网约车的准入条件、价格、营运等拥有自主决定权,但这是采取了“统分结合、地方事权”原则,方便地方因地制宜,而不是要陷入行政管控依赖。

网约车新政,就是以提升社会资源利用率、解决公众出行痛点为旨归,而能对此进行调控的只能是市场,政府要做的,就是在放权给市场的基础上做好安全监管。

可有些地方拟对网约车的管理思路还是太“传统”:如兰州公布的相关细则就规定,兰州网约车数量将维持在3000辆左右,若政府定价,网约车价格要高于出租车;还禁止网约车司机上下班顺带接送乘客等。济南版细则将由政府先确定价格再逐渐过渡到市场调节,且车辆要高于出租车。

这里面有些做法,就是在背离“放权”原则,阉割网约车的“共享经济”特征,令其变成高配版的出租车,变成一个非驴非马、集计划与市场于一体的怪胎。

其次,对网约车一味行政管制,也容易滋生挟审批权以自持的腐败:兰州网约车管理细则配给网约车的名额是3000辆,但现在兰州网约车有10000多辆,在行政主管部门掌握网约车运输证发放权的情况下,其名额配给必然留下寻租空间。

这有殷鉴在前:兰州出租车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出租车管制史,包括出租车总量控制等。正因管制,才导致兰州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频发,以及出租车管理部门官员的腐败。2012年兰州交通运输局前任局长颜承鲁及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处长杜明飞先后被判刑,就是因他们在出租车牌照发放上的腐败。

时代潮流的车轮隆隆向前,开倒车注定难以长久。在共享经济大势面前,作为管理者,就该成为一个能把好共享经济方向盘的“新司机”。再用过去管制出租车的老思维去管理网约车,是逆潮流而为,也注定问题重重。

□王言虎(媒体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共享经济 网约车 管理细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