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七月与安生》跳脱出了国产青春片的庸俗格局

2016年09月19日 09:23 | 作者:木卫二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电影《七月与安生》把情感的执念与纠缠,做成了人生之歌。弱化了言情小说挥之不去的俗套、狗血与做作,也把压抑、幽怨和失败,做成了为对方而活的灵魂伴侣。一个人能踩着对方的影子,不是因为彼此过着平行的生活,而是因为,她们一直是同路人。

V1I8478DM6MU

旁白不再用来救场而是成为妙笔

我没看过安妮宝贝的作品。这导致看完电影,我一度分不太清楚,周冬雨和马思纯各自扮演了哪个角色。也有一个更好记的办法:周冬雨在《少年班》演了一个好女孩,这一次,她演了一个坏女孩;马思纯在《左耳》演了一个令陈都灵羡慕的坏女孩,这一次她来演好女孩。不过,事出有因,电影版《七月与安生》,最大看点就是两个女人完成了性格与角色身份的对换。

大概是中国内地的青春片质量堪忧,所以一开始,我对《七月与安生》没有太高期望。直到两位女主角第一次分别开始,《七月与安生》才变得有趣了起来。旁白不再是无力的画面注解,而是真正参与到快节奏行进和连接时空跨度的叙事当中。

如果一部电影不停地出现旁白,那往往意味着导演功力不够,演员干瘪没戏,这才需要另一个声音来救场,引领观众观看。但看到结尾,你会发现,《七月与安生》把作者身份之谜也带入到电影当中。这个旁白,还真是必不可少的障眼法,否则妙笔就无法成为妙笔。

女孩间镜面折射般的关系关乎身份认同

影片也是少有的在主要演员上没掉链子的中国式青春片。周冬雨和马思纯以不像自己的方式去演绎对方,去掉了《同桌的你》等电影的幼稚可笑病,制造了不错的戏剧冲突效果。但是在问候家明之前,《七月与安生》的小演员戏份实在生涩吃紧。对中学时代的蜻蜓点水,也缺少光彩过人之处。当七月与安生腻在一起时,电影处理得过于平淡,难以证明她们之间有超越身边同龄女孩的默契与感应。哪怕接连出现洗澡嬉闹,怒吼互撕,她们依然还是缺乏真正的情感化学反应。

只有她们的人生被时空距离所阻隔,过着“希望彼此不要互相羡慕”的生活,这部电影才会引发观众去关注一个更大的主题:女孩子的人生命运,是否能由自己主宰,实现真正的自由独立。

所以在我看来,《七月与安生》的要害不是证明两个女孩有多相似与多亲密,而是揭示两个形影不离的女孩,原来更像是镜面般的对位存在。互相映射时,她们的内心居然还有如此大的差异不同。在作者身份告破的那一刹那,两个人物不仅完成了天翻地覆的性格转变,顺便还把从头到尾没有产生任何情绪波澜的家明给踢出了局。

至于扮演家明的李程彬,他缺少性格变化,角色不利,但胜在有年代感的外形。这个角色看似被踢来踢去的皮球,却吹罚了七月与安生的整场人生比赛。但电影想说的恐怕是,这场比赛,真的与你无关。

把对情感的执念做成了人生之歌

过往的青春片,大多浅薄可笑。不是在MV画面中缅怀虚假的美好,就是借助狗血来制造残酷与惨烈。《七月与安生》果断介入到八零后一代人的成长与生活。有的人实现了走四方的自由自在,有的人却活在了小地方和父母的围城中。假装满足又互相羡慕。这么一看,《七月与安生》跟《左耳》都在说同样一个故事:好女孩渴望成为坏女孩,因为坏女孩洒脱,张扬,可以走四方。在每个人都寻找安全感却又不知道谁有多出来一份安全感的中国。这种努力,追求和尝试,总是显得醒目,决绝,与众不同。《七月与安生》更进一步,走完四方,好上天堂。

正因如此,《七月与安生》得以跳脱一味困扰青春片的缅怀与伤感,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即便它是个心灵成长的悲剧。无论七月还是安生,她们都渴望成为对方,却无法真正成为自己。姐妹淘好闺蜜的背后,她们的青春岁月是如此孤独——就像许多相夫教子的中国传统女性一样,只要抬一抬头,就能轻易看到自己的下半生。

借助机智的改编,《七月与安生》把情感的执念与纠缠,做成了人生之歌。弱化了言情小说挥之不去的俗套、狗血与做作,也把压抑,幽怨和失败,做成了为对方而活的灵魂伴侣。一个人能踩着对方的影子,不是因为彼此过着平行的生活,而是因为,她们一直是同路人。

V1I8478DM6MU

V1I8478DM6MU

(影评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七月与安生》国产青春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