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调研现场:看,科普可以这样下乡!

2016年10月10日 08:56 | 作者:王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这是什么?”

“水母!”

“那是海葵!”

“他们有什么区别呢?哦,上面写着呢,都是海洋里的无脊椎动物。”9月27日上午,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逸夫中学操场上,一群中学生围着展板上的彩色图案,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孩子们从未身临其境地体验过这种美妙的感觉:戴上一种特殊的眼镜,展板上的彩色图案立刻变得有生气,水母开始轻飘飘地移动着,连固守海底的海葵似乎也按捺不住,蠕动着身躯向你爬来。孩子们沉浸在奇妙而神秘的海洋世界里,探索着神秘的海底,显得格外兴奋。

这是今年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开展“送科技下基层”活动的一个镜头。27日上午,在倚象镇逸夫中学操场上举行简短的仪式后,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张玉台宣布“送科技下基层”系列活动正式开始。

一年一度的送科技下基层活动如期启动。此次送科技下基层选择了我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为当地捐赠一批科普教具,让书本上的知识生动起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培养明理好学的学风和求真务实的作风。

据张玉台介绍,为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创造条件,营造崇尚科学的氛围,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和中国科协决定捐建两座中学科技馆,配备高科技科普展教品,让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感受科技改变生产、生活,培育青少年的科学思想、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希望能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广泛播撒科学的种子,为普洱人民的生产生活、科学发展提供一些帮助,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科学素质作贡献。”张玉台如是说。

科普展板生动、翔实的语言,图文并茂地讲解海洋资源、海底微生物,将深奥神秘的科学知识讲透彻。一排排小小的展板,点燃了学生们爱科学的热情,增强了善待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和责任,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的兴趣之门。

“孩子们的热情,让我们很感动。他们渴望获取海洋知识。”逸夫中学246班班主任陈红娅告诉记者,“这更加凸显科普工作的意义。”

“这是一个根据物理学制作出来的小游戏。我们将3个球分别放到3个轨道顶端,使3个小球走3条路线(平稳直线、下弯弧线、凹凸曲线)同时下落,你知道哪一个小球先落地吗?”在中学科技馆,初中二年级学生罗柯向参观者提问。

理工科出身的张玉台闻声驻足,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简单的铁架子。“是第一个吧,走直线的那个。”他与普洱市委书记卫星相视一笑,故意答错。

“不对。是第二个,走弧线下滑的最快。”小姑娘说出答案后,认真地讲起了原理:因为它从出发到终点一直都在加速度。“这就像我们做人和学习,一开始学习好,后来骄傲了,就不能走向成功,而一直抱着努力和谦虚进取的心态,肯定先走向成功。”罗柯从物理原理演绎出做人和治学的道理,赢得了大家赞誉和掌声。张玉台满意地频频点头,走出房间时,回头再次望了一眼刚刚挂上去的铜牌标识:中学科技馆。

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和中国科协共同“烹制”的科普盛宴中,科技不再以艰深晦涩的面孔示人,它关乎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探索和创新中映照着每个人的梦想与欢乐。

“送科技下基层就应该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产生活,把科普活动办得实实在在的。”张玉台表示。

27日下午,为了解基层对科技的实际需求,参加活动的部分委员和专家赴普洱市科技馆和博物馆进行考察,并就当地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这样的科技下基层活动,才是与公众共享的‘科普盛宴’。”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主委曾华表示,这次活动将帮促科学理念创新文化的传播和科技知识普及,有利于助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

编辑:薛鑫

关键词:调研现场 科普 “送科技下基层”活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