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老公不雅”折射语言形态之争

2016年10月20日 13:52 | 作者:宋 潇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近日,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在东南大学,为师生做了一场题为“礼乐双修与走出‘半人时代’”的讲座,他指出,“老公”一词,在古代是太监的意思,现代人的很多习惯是有失礼仪的。这场原本囿于校园内的讲座,一下子成了话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称谓真的错了吗?(10月19日《现代快报》)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老公”“老婆”的叫法,对于这一称呼,大多数人并不会过多在意其背后的语言形式,反倒是一些专业人士会去刻意探究。类比到具体情景而言,如今清华教授的一席话,更像是一种学术与通俗之间的争议,并不是说“老公不雅”这样的观点一无是处,相反,我们在看待这一争议时,应该抽离断章取义的思维,回到语言文化的社会应有价值层面。

梳理此次争议不难发现,围绕一个不雅词汇的争论,多方意见已经上升到了语言通俗化层面的思考,这是好事,可以让我们的日常用语更加规范,也能让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得以在众人面前展现。可关键问题在于,“老公”一词是否属于不雅,不能仅由一家之言决定,因为这种专业权威的观念,非但没有从实际生活出发,反而还跟通俗的文化背道而驰。

其实,“老公”和“外子”的称呼谁更文雅,这一对比在一开始就存在逻辑硬伤,因为,从实际生活层面而言,包括“老公”“夫人”在内的所有日常称呼,都是基于人们应用语言的接受程度。大家都这样用了,慢慢也就习惯了,至于是否文雅,可能也就只有真正落实到书面上,才会认真思考。换言之,对于语言的使用,并没有所谓的适合与否的判别标准。正因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纠结其中的是非曲直,语言的应用是与时俱进的,有时代的痕迹,对于这一变化,不能过于保守。

然而,彭林教授的观点也有一定的有益价值,毕竟,在涉及一些规范用语时,我们不仅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渊源,更要看到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不分好坏,只是有效和无效之分。可以说,一些日常称呼的使用,既明确又含糊,既犀利又暧昧,当遇到某些意见不便于用言语来直接表达时,通俗的语言更能够帮助人们进行“最直接也最安全的交流”。同时,不断创新着的通俗语言,体现的是对社会现象的集融,有规避风险的作用,因为其杜绝了“白纸黑字”的法律风险,能够帮助人们勾勒一段无法用书面生词描述的形象。

当然,大多数生活用语确实不合时宜,类似“老公”“老婆”等词汇,它的示范和样本意义并不强。然而这并不代表这些通俗称谓全无可取之处,一些词汇确实不符合当代汉语规范要求。但是,在日常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它们却契合了亲近、通俗易懂的特征,这些词汇的个性表达,更多的则是对现实社会的折射。一般书面化用语表达不出的含义,口头用语却能缓解这种尴尬,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些称呼拉近了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如今这个代际隔膜越发明晰的年代,人们接受信息的过程转瞬即逝,很多“接地气”的称呼,正是对社会语境的真实概括。

由此可见,无论是书面用语还是口头用语,其实都是语言文化的承载体,最终都要回归到社会应有价值层面。通俗也好,书面也罢,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律,本质上就需要与时俱进,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时刻树立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化的有益价值,既要合理、规范、文明地使用书面语言,也不丢失习以为常的口头用语,只有这样,才能为汉语传播提供更为广阔的清新土壤。(宋潇)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彭林 老公不雅 文雅 语言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