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20名中外学者发论文质疑韩春雨:实验无法重复

2016年11月17日 07:24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声音

学者应保持实验室开放性 公开相关数据

部分观点认为,以学术期刊论文的方式发表无法重复的实验数据,是最为学术的质疑方式。对此,一位不具姓名的科研工作者评价,最为学术的质疑方式,应是双方在正规的学术会议上,面对面进行交流。但在一方拒绝沟通的情况下,只能选择论文的形式。

论文发表后,韩春雨是否应有所回应,甚至公开原始数据?上述不具姓名的学者认为,目前,在科学共同体内,没有类似明文的规则。但学者应保持实验室开放性,已经申请专利,可以公开的东西应该公开,比如原始的实验数据。

■ 韩春雨事件回顾

●2016年5月2日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韩春雨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论文《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后,便身陷漩涡。先是被媒体热捧,称其为“三无”教授但有“诺奖级”发现。但一个月后,因为未有实验室成功重复韩春雨实验结果,其所受质疑愈演愈烈。

●7月29日

来自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等国的多位科学家公开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NgAgo系统的基因组编辑结果,建议发表韩春雨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介入,要求韩春雨公开原始数据。

此后,不断曝出针对韩春雨实验结果的质疑。这期间,他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说明,已有实验室重复成功,但不方便透露具体信息。

●9月末

韩春雨曾缺席多个基因编辑领域会议也被视为反常之举。一位学者曾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发表成果后,当事人应该与同行交流,并积极希望获得认可。但他却缺席几次重要的学术会议,如9月末举行的以“基因组编辑新技术的兴起将带来的冲击”为主题的“中国科协第114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等。

●10月12日

本报发表《13名学者实名质疑韩春雨实验结果》,文中提到,13名中国科学家也公开实名质疑,他们仍没重复出实验结果,并呼吁有关方面组织第三方介入调查。《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昨日回应,正在继续调查。

韩春雨回应,他依然认为(实验失败)细胞污染的可能性最大,至于谁重复成功了实验,他暂不方便透露。

●10月14日

河北科技大学向媒体提供一份题为《关于舆论质疑韩春雨成果情况的回应》的书面材料。其表示,已经有独立于我校之外的机构运用韩春雨团队的NgAgo技术实现了基因编辑,并正在洽谈与韩春雨团队合作。具体信息我们会适时向社会公布。


编辑:秦云

01 02 03

关键词:质疑韩春雨 韩春雨事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