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1912年:孙中山的齐鲁之行

2016年11月17日 16:39 |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分享到: 

孙中山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后,致力于实业建设,先后到全国各地考察,其中到过山东的烟台、济南、青岛等地,在齐鲁大地上留下过光辉足迹。

烟台:参观张裕公司

1912年8月,孙中山先生应袁世凯之邀,北上赴京共商国是。18日下午从上海乘“安平”轮启程,8月21日上午抵烟台。烟台各界代表在码头恭迎,并在烟台山下的克立顿饭店召开各界欢迎大会。

孙中山在欢迎会上发表了简短致辞,陪同孙中山前来的南京政府外交部次长魏宸组代表中山先生发表了演说,对烟台民族工业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在出席烟台同盟会、社会党的欢迎会时,孙中山还公开表达了这次北上的另一个重要目的。他说:“现在革命成功,文明日渐进步,亦系革命之力。北京同盟会本部归并五党,宗旨相同,遂联络合并改组为国民党,以资进行政策。今日经烟,甚行匆忙,不过略为布告大意。”实际上孙中山到北京的一个重要行程是出席国民党成立大会,这应是孙中山坚持北上的主要原因。

21日下午,孙中山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张裕公司,并当场题词“品重醴泉”。孙中山一生为企业题词并不多见,“品重醴泉”四字,既赞许了张裕葡萄酒的醇厚酒品,也褒奖了张裕公司创办人张弼士先生的淳厚人品。张弼士是著名爱国侨商,曾捐巨款资助广州起义,对辛亥革命做出过贡献,这应是孙中山为张裕题词的主要原因。

济南:发表热情演讲

9月26日,孙中山一行乘火车抵达德州车站,下车接见了当地前来欢迎的各界群众,然后乘车赴济南。当时津浦铁路黄河大桥尚未开通,孙中山一行至黄河北岸下车,换成小火轮船抵达黄河南岸,视察了黄河大桥建设工程。

下午三时,孙中山在山东都督周自齐陪同下乘专车到达济南车站,受到党、政、军、学各界代表一万余人及沿途市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当晚5时,山东都督府在珍珠泉边的珠泉精舍为孙中山举行欢迎茶会,各界代表以及各国驻鲁领事应邀出席。席间,孙中山与山东都督周自齐商谈了修建烟潍铁路的计划。

9月27日上午,孙中山在周自齐和北洋陆军第五镇统制靳云鹏等人陪同下,到济南辛庄军营视察,检阅了第五镇官兵会操表演。此后又到讲武堂接见各营代表,即兴发表了有关军人与国家和人民之关系的演讲,强调“军人与国家之关系,各军人对于人民负完全保卫之义务,务望各尽其义务,以保军人的价值。”

27日下午,孙中山应邀到山东省议会大楼,参加驻济各校师生代表举行的学界欢迎大会,即兴发表了热情演讲,着重讲了主人与公仆的关系。强调“以人民为民国主人,既为主人,应有为主人之资格,为主人之度量。政府为人民之公仆,既为公仆,必须主人之信任,然后可以有为,否则进、退失据。”讲演中提出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思想和公仆意识,在当时传统的“父母官”观念中,这是一种很先进的理念。

随后,孙中山在省议会大厅出席了由省议会、国民党、自由党、共和党等52个党派、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长篇演说。首先强调了多党合作的重要性:“今日破坏告终,建设伊始,各政党、各团体务宜联络一气,以国家为前提,而不能以本党为前提。直言之,即各自牺牲其本党,以为国家也。若各自为谋,则甚非国家之福。譬如大屋之建设,虽土木瓦石,性质不同,而其为建设大屋之必需品则同。万不可自相矛盾,致误建设工程。盖人必有所牺牲,而后能求绝大之幸福,愿山东各界,皆勉思鄙言。”孙中山以形象的比喻阐述了革命与建设的关系,强调了建设时期需要安定的政治环境的重要性,对于政党合作理论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随后,孙中山重点讲述了铁路建设的重要性。他说:“然所谓建设者,有精神之建设,有物质之建设。兄弟所主张之铁路政策,乃物质上之建设。惟关乎统一政治,及矿产商工各业,均属重要。但二十万里之铁路,须款六十万万,以中国独力为之,非百年不可。列强进步之速,一日千里,岂能待我百年?兄弟欲以十年之时期告竣,已属缓无可缓。”

对于孙中山的二十万里铁路建设宏伟蓝图,孙中山解释了资金来源问题,提出了利用外资的主张。他说:“而此时期中之铁道事业,则有三事须与诸君商之:一、借资兴办;二、华洋合股;三、定以限期,批与外人承筑,期满无价收回。三者之中,以批办为最相宜。因此时中国资本、人才、方法三事皆缺,若批办则可收三事之利。方今世界交通,一国有大计划,若合数国之力以经营之,则事之成功甚易,以一国独当之,则成功极难。”

孙中山还批评了盲目自大的排外思想,明确提出了开放主义主张,他说:“中国人向富于排外性质,与今之世界甚不相宜。且数千年之专制政体,既可推倒,则昔日之政策之心理之习惯,何尝不可推翻?以前事事不能进步,均由排外自大之故。今欲急求发达,则不得不持开放主义。利用外资,利用外人,皆急求发达我国家之故,不得不然者。”孙中山的开放主义思想,对今天的对外开放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会议结束后,孙中山到大观园附近考察了济南商埠,并对济南商埠给予了高度评价:“若济南商场,由我自行开放,即有完全主权,此亦自行开放门户无损主权之一证”,更加坚定了其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青岛:两次会晤德国总督

9月28日上午,孙中山先生乘胶济铁路专车赴青岛考察。当时青岛属于德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胶澳总督瓦尔戴克惧怕孙中山的到来引发爱国热潮,以严守中立为借口,拒绝孙中山来青。此举激怒了青岛各界人士,各界代表上万人到总督府抗议。当孙中山听到德国总督不欢迎他去青岛的消息后说:“我本来不准备去青岛,既然德国侵略者不喜欢我去,我就非去不可。”德督畏惧中国民众的抗议活动和孙中山的声威,最后只好妥协,并准备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28日下午,孙中山一行在国民党山东支部理事长徐镜心、山东临时议会副议长刘冠三等人的陪同下抵达青岛,在车站广场上受到青岛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然后乘车前往下榻的“沙滩宾馆”。

关于孙中山与德国总督的交往,过去很少见诸史料。据胶澳总督瓦尔戴克致国务秘书的报告记载,实际上孙中山曾两次会晤过胶澳总督。

9月29日下午,孙中山在秘书宋蔼玲陪同下,礼节性地到总督府拜会胶澳总督。当天晚上,瓦尔戴克还到沙滩宾馆回访了孙中山。孙中山说,他对德国在青岛的造林、港口建设、市政建设印象深刻。他认为青岛是城市建设的一个范例,中国人完全可以按此榜样来建设自己的祖国。

孙中山先生不卑不亢的伟人风范,赢得了德国总督的高度评价。瓦尔戴克在报告中说:“在所有与他接触的人中,他都给人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象。他的克制和谦虚,他的理想主义和能言善辩,无不昭显着伟人的风范”。

9月30日上午,孙中山先生参加了在三江会馆前广场举行的欢迎集会。来自各方的人们汇集于会场及四方路一带,是青岛历史上少有的群众集会。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孙中山发表了演说,宣传了革命道理,号召人们为国家的独立富强而奋斗,给青岛人民以极大鼓舞。

会后,孙中山先生到海关进行了考察,继而赴广东会馆的茶会。下午,先后访问了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参观了青岛基督教青年会,晚间又出席粤东同乡会的晚宴,所到之处多次发表演讲。

30日下午,孙中山应邀到青岛特别高等学堂演讲。该学堂俗称“德华大学”,根据1908年中德协定创办,名曰“中德合办”,实则行政大权为德国监督独揽。孙中山抵青前,学生们要去车站欢迎,监督站在校门口横加阻拦。学生们硬是冲出校门,涌向车站。当学生们拟请孙中山到校参观、演讲时,学校当局又以此系政治活动为借口反对。学生们毫不妥协,毅然以罢课抗争。瓦尔戴克总督只好同意孙中山到学校演讲,才平息了罢课风波。

孙中山为学生们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在学校礼堂作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他说:共和国的宪法以自由和平等的原则为基本思想。但是人们要警惕对这一思想的滥用。自由和平等绝非没有限制,它们对官员、士兵和学生就不适用。后者在当今时代担负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和责任。他们必须竭尽全力,为人民、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就学生而言,必须用极大的勤奋、热情和忘我的精神投入学习之中,以便完成学业之后能走向生活,以其所学的知识为人民大众谋幸福。

孙中山还说:在来青岛的两天时间里,看到中国尽管有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却没有创造出可与德国在短短十年间所作出的相媲美的业绩。街道、房屋、海港、卫生设施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显示出德国人的超常勤奋和努力精神。学生们在这里所看到的东西应该成为鞭策自己的动力,使自己树立这样的目标,就是把这个范例推广到全中国,把祖国建设得同样完美。这是学生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孙中山的演讲赢得全场热烈鼓掌。在此,孙中山并未公开谴责德国的侵略,反而对德治下的青岛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孙中山的这些言论及行动,并不影响他的光辉形象,反而展现了一个政治家灵活的外交艺术和世界眼光。鉴于当时青岛的特殊地位和国际国内形势,实际上孙中山能够到达青岛并公开演讲,就是外交上的一个胜利。

10月1日上午,孙中山一行前往崂山游览。傍晚,孙中山乘龙门号轮船返回上海,结束了为期六天的齐鲁之行。孙中山先生先后两次山东之行,不仅考察了铁路建设,而且也考察了山东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形势,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和建国主张,虽然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但却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山东是响应辛亥革命的省份之一,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有2000多名爱国志士壮烈牺牲,终于迎来了中华民国的诞生,迎来了民主革命的领袖。在南北战事刚刚结束不久,孙中山先生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到北洋军队驻扎的山东,既是对山东革命党人的慰问,也是对山东人民极大的精神鼓舞,成为山东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孙中山在山东的考察,进一步加深了对山东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了解,进一步宣传和丰富了其开放主义思想;也趁机考察了山东的军事形势和北洋军的虚实,为护国战争在山东的战略布局奠定了基础。

编辑:韩静

关键词:孙中山 齐鲁之行 实业建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