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收藏品骗局年末高发:专坑老人养老金

2016年11月25日 11:27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销售渠道隐蔽监管难

理性判断防上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包括纪念币在内的不少“收藏品”由于销售渠道隐蔽,且属于自由买卖,监管起来存在一定难度。有专家指出,这类纪念币的出现应属于金融监管范畴,年底推销活动逐渐增多,银行金融业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伟光认为:“这类交易行为很难界定,如果不存在欺诈行为,应属于商业自由。但这类所谓的收藏品在推销过程中都存在夸大收藏价值、伪造鉴定证书等问题,因此存在法律问题,监管部门应依法查处,市民也要有判断能力,不要盲目相信销售人员所吹嘘的收藏价值。”

收藏业内人士也表示,部分市民的自我防范意识不强,是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以纪念币为例,许多市民对纪念币的概念十分模糊,大多数正规渠道发行的纪念币,尤其是生肖类纪念币,以及一些大型题材纪念币,都会在中国金币总公司官方网站予以公布,市民在购买时可在相应网站查询后再做决定,不要轻易被销售人员的花言巧语蒙蔽,以防买到粗制滥造的劣质收藏品。

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新亮表示,消费者如果对纪念币、纪念章这类收藏品感兴趣,购买时一定要注意有无明确的发行单位,是否有政府部门的审批。一般来说过于强调附加价值概念、过分炒作主题纪念意义的收藏品,都存在虚假宣传问题。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有防范意识,如果遇到诈骗等问题,自身权益受到了侵害,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必要时也可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工商部门提醒,部分收藏品投资公司利用消费者求财心切和对收藏品市场不了解的心理,夸大宣传收藏品价值,灌输购买即升值的概念,误导消费者购买。消费者在购买收藏品之前,应树立自我防范意识,对其市场价值有理性的判断,不要头脑发热盲目跟风,更不要被推销人员“洗脑”“忽悠”,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贺岁币 纪念币 收藏品骗局 老人养老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