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揭秘诈骗新动向:要防骗需人人练就“金钟罩”?

2016年12月14日 11:02 | 来源:半月谈
分享到: 

老骗术的“新手段”

一些传统老骗术借助科技卷土重来,诈骗效率更高,作案手段更具欺骗性,让不少人上当。

今年4月,在河南省通许县一家医院工作的申某收到一条来自“95599”的短信,提示她的农业银行信用卡将被扣除1980元年费,同时还写明“如有疑问,可拨打电话咨询”。一头雾水的申某立刻拨打了这个号码,对方称申某在北京消费12万元,如有疑问可向“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科”咨询,并告诉她一个电话号码。

心急如焚的申某拨通电话后,一名自称北京市公安局警官的男子确认申某的农行信用卡消费了12万元,并说银行卡密码很可能被犯罪分子破解,为保障资金安全,建议申某将钱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此时已乱了方寸的申某急忙将2.7万元转入这个账户。几个小时之后,她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

公安民警介绍,这种诈骗方式虽然不新鲜,但现在不法分子借助伪基站、电子银行的快速转账到账功能等,对作案手法进行了升级,不仅更隐蔽,而且可将受害者的钱迅速转移出去。

类似的借科技东风的老骗术还有很多。安徽合肥警方最近打掉了一个以网络购物平台为旗号的特大传销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7人。警方介绍,安徽梦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设的“云梦生活”网络购物平台,号称是一种新型的分享经济,成为公司合伙人后就能分享其他人购物产生的提成,实际上就是以拉人头的方式进行传销,参与其中的传销人员达3万余人。

2016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查处网络传销工作的通知》指出,近年来,网络传销违法活动日益突出。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网络购物、跨境电商的发展,以“微商”“电商”“多层分销”等名义从事传销活动的案例屡见不鲜。

警惕高大上的新名词

一些骗子还围绕人们关注的领域,用种种高大上的新名词包装骗局。比如P2P、O2O等新模式、新业态,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好,平时媒体报道也很多,成为社会热点,实际上,不少人对它们并不了解,只是感觉这些产业高端、新颖、有前途。这一状况被骗子敏感地捕捉到,借此编造说辞,设计骗局。

今年,安徽省合肥市公安部门破获一起P2P特大非法集资案。有居民报案称,一家公司通过名为“徽融通”的P2P平台,不定期发布借款标的,吸引投资,不少人听信后筹资加入,可最近发现平台无法提现了,客服电话也打不通。

公安部门调查后发现,犯罪嫌疑人周某利用人们对P2P的良好印象,以互联网金融为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向社会募集资金。截至案发,这家公司共循环吸收资金24亿元,涉及注册用户近12万人,至今仍有2.8亿元无法兑付。

办卡优惠、卷款跑路本是骗子惯用的手段,现在也开始借新名词进行包装。今年年初,曾宣称要打造生鲜界“阿里巴巴”的O2O电商企业“水果营行”连锁店,半个月内数百家店面陆续关停,让不少消费者蒙受巨大损失。这家企业以时髦的新业态形象出现,曾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遍布20余个城市。

记者了解到,“水果营行”以充值返还、买果打折等方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办理高额会员预付卡,如充值1000元送1000元、充值5000元送5000元。与传统的水果经销模式不同,该企业发展会员目的明显。有关专家认为,这种优惠过大的营销手段是不盈利的,“水果营行”的商业模式涉嫌欺诈。

化身“白富美”诱人上钩

网络时代,海量信息真假难辨。一些骗子利用虚拟身份,化身“白富美”或“高富帅”,大肆骗投资、骗婚、骗购物等。

今年10月,合肥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匿名举报称,安徽祥正财务管理有限公司拉拢客户在广西南宁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上炒沥青。根据国家规定,各类大宗商品交易,原油、白银期货及其他现货交易,必须有央行、证监会、发改委等相关部门颁发的证照,而这家公司对外宣传的各类资质及经营范围均系虚假信息。

调查发现,这家公司的一些员工冒充“白富美”,通过微信等聊天工具,发布虚假盈利信息吸引客户上当。聊天过程中,他们一人分饰多个角色或员工之间互相配合,假扮成分析师、理财师等对客户进行投资指导,并提供虚假的止赢止损指数,骗取客户资金。

在广西一所大学就读的小郭告诉记者,今年暑假她在一家网络公司打工,所负责的业务为拉拢客户炒贵金属。为了寻找客户,她按照领导要求,申请了多个QQ号码、微信账号。为让信息显得逼真,她还从网上下载多张图片发布到朋友圈、QQ空间里,伪装成白领、领导等。“我们平时要不停地添加朋友,并与他们聊天,在取得他们的信任后,再推销自己的产品。”小郭说,虽然成功率不是很高,但也有不少人投资。

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蔡超维说,诈骗分子在网上伪装自己的身份有两个目的,要么是直接行骗,如骗投资、骗婚等,要么是获取信息以用于后续诈骗。一些骗子取得对方信任,掌握对方信息后,会利用改号软件、钓鱼网站、包含手机病毒的文件等工具实施诈骗,一旦收到受害者的钱就会用种种办法快速“套现”,整个过程全部是在非接触情况下完成的,可谓“来无影去无踪”。

防骗:人人练就“金钟罩”?

半月谈记者 吴小康 杨玉华 卢国强 林苗苗

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行骗手段和骗子逼真的表演,很多人感觉很无奈,很恐惧。为避免被骗,人们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应对办法:对不熟悉的人发来的信息一概不信,不熟悉的电话不接;绝不将银行卡与手机绑定,防止因漏洞造成财产损失;努力学习新的防骗技能,用科技手段武装自己……

防骗术一: 修炼“内功”抵制诱惑

“采访我吧,我前几天刚被骗过”“我被骗了几十万呢”“都怪自己太贪心”……当记者在一个微信群里搜集被骗线索时,不少成员谈到自己的被骗经历,追悔莫及。他们都表示,“吃一堑长一智”,以后要加倍小心,化教训为“免疫力”。

目前在广西南宁市生活的黄女士一家曾在加拿大生活多年,前几年刚回国时遭遇“猜猜我是谁”的电话诈骗。“一个陌生号码给我打来电话,让我猜猜他是谁,当时听口音觉得很像自己的一位老朋友,结果他说我猜对了,挂电话时他说这是自己的新号码,以后保持联系。结果没几天,他再次打电话说生意上急用钱,让我先借给他应急。当时也没多想,就把卡里70多万元全部转给了他。”几天后,她才发现上当受骗了。

这次受骗经历给黄女士上了一课,此后凡事她都会留个心眼。多亏她的防范意识,最近躲过了又一个骗局。今年政协换届期间,黄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说“恭喜你成功当选政协委员”,并暗示她出一笔钱表达对某领导的感谢。“因为被骗过,所以我很警惕,没有轻易相信。”后经确认,这纯粹是骗子的把戏。

遏制贪念、保持警惕是避免上当受骗的关键,但若过分敏感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即将研究生毕业的袁义萍说,平时接到诈骗电话挺多的,每次都是说不感兴趣就挂了。有一天睡午觉之前,听到寝室外面大家在扎堆议论,说都接到了四川省眉山市的一个电话,张口就是年薪XX万,让大家去某酒店面试,而且所有人都是没有给他们投简历就接到了电话,大家得出结论这肯定是一个骗子。

“过了一会儿,我也接到了一个显示为眉州市的电话,心想骗子还真找上我了。接通后,对方说你好,我们是某某单位。我就说你好啊,你们是不是年薪XX万啊?对方有点吃惊,笑着说你怎么知道啊?我大声说年薪太低不感兴趣,然后很开心地挂了。结果10分钟后一位室友冲过来对我说,‘完蛋了!快去看学校网站的公告,这个招聘是真的!’我当时就懵了。”袁义萍说。

南宁市民赵先生告诉记者,由于骗子喜欢打着法院、检察院、邮局的名义招摇撞骗,潜意识里会对来自这些部门的电话保持高度警惕。记者日前在广西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采访时,一位民警说,因办案需要,有时中心会安排工作人员联系受害人和受害人家属,但不少人将他们当成骗子,直接影响了办案时效。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诈骗新动向 防骗 金钟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