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因学生体能测试猝死而产生的讨论:走出“动商之困”

2016年12月20日 11:13 | 作者:朱婉君 凌军辉 | 来源:半月谈网
分享到: 

动商被误伤:体育课越上越“温柔”

施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在他的记忆中,全国中小学曾开展过跳马、垒球、标枪、单双杠等项目,大学则有中长跑等项目。然而,9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项目因被认为“危险系数高”而逐渐淡出校园。有的高校由于担心学生受伤,一度甚至取消了运动会。

“就怕学生有半点闪失”的顾虑成为校园体育项目锐减的无形推手。

“一旦在校园中发生学生运动受伤甚至死亡事件,无论学校是否尽到安全防范责任和及时救助义务,都会被外界默认为第一责任方,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现实情况下,这种‘责任’还会被无限放大。”施飞表示,久而久之,体育教师只能不断降低体育项目的难度和运动强度,体育课越上越“温柔”。

“不运动,自然没有运动损伤,但孩子抵御外界其他伤害的能力也会降低,只会越来越‘伤不起’,反而容易成为脆弱的‘玻璃人’。”王宗平说。

美国春田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系教授刘展研究发现,在美国约有3000万14岁以下少年儿童参加有组织的体育运动,其中每年有超过350万人在活动中受伤,62%的运动损伤发生在训练阶段。

“运动伤害并没有使美国学生对体育运动望而却步。”王宗平认为,中国的体育教育不能因噎废食,鼓励孩子运动并不是放任孩子受伤,而是希望他们变得更强壮、更勇敢。当然,在运动过程中,我们要讲究科学,加强防护。

编辑:梁霄

关键词:运动 体育 动商 孩子 体质 猝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