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男子3年拍国人产子纪录片:生育如战争 产妇是战士

2016年12月30日 17:20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除了孕产妇高龄,李家福用高剖宫产率解释这一现象。

“以前只生一个孩子,为了保险或怕疼,很多产妇选择剖宫产,剖宫产率达50%以上。”等到怀二胎时,类似凶险性前置胎盘成了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

夏锦菊一直与李家福保持联系。

因为术后大量输血,她最近刚去“把心肝肺都查了查”,还特意做了艾滋病检测。

夏锦菊1米5的个儿,三年过去,从术后的70斤长到92斤。抱着50多斤的儿子爬楼梯,她只能一步步挪上去。

4月份,在县城一家酒楼,她和老公为儿子举办了三周岁喜宴。儿子聪明讨喜,指着不同人的衣服,能准确说出,black,green,purple……

没有儿子之前,夏锦菊是一个“像骆驼一样”的人。她务实、能干。她和老公在广州做服装辅料生意,自己把一家店打理得红红火火。

为了儿子和青春期的女儿,她回到老家做起全职妈妈。

像郑秋和郑心一样,3岁半的儿子无比依恋妈妈。夏锦菊上厕所的时间,他会哭着找妈妈。

理解生育就像达成一种和解

摄像师赵骅60岁了。

一枚小小的老花镜,腿上绑了黑绳,挂在胸前。两年中,磕磕碰碰,他戴坏了4副老花镜。他的老花眼二三百度,没眼镜的时候,全靠在武汉市电视台几十年的经验对焦。拍完《生门》他才算第一次弄懂了“生孩子这回事”。

他把几十年攒的私房钱都给了夫人,撂下大话,“你爱干什么就快去干什么。”

1983年,夫人在中南医院生下女儿时,还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年代。他没有细腻的体贴,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悉心伺候。

三十年后,他从中南医院扛回摄像机,妻子看得入神,连“眼睛都不眨”。

一个40多岁的的士司机,老来得子。赵骅跟着他返乡报喜,男人“上山祭祖,鸣鞭。”家族繁衍的仪式感令他动容。

编辑:梁霄

关键词:孩子 纪录片 产妇 生育 战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