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90后"乡扶贫干部王涛:身兼六职记录"愚公移山"

2017年01月12日 14:00 |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2013年返乡创立陈家河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的陈广宝,通过合作社定点帮扶了37户贫困户, “这些人通过流转土地得租金,在茶园务工获得薪金,还能再带动其他的村民经营产业。”

佛洞村的“能人”黄飞2015年返乡成立了核桃种植、黄牛养殖和山羊养殖三个专业合作社。他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流转农户500多亩荒山,栽植核桃一万株,又引进23头优质种牛和200只优质山羊,直接带动了15人就业,并与33户106名群众签订种草养牛合同,每家农户一年可从中稳定获取至少5000元以上的收入。

和返乡“能人”一样,在这场脱贫战役中投身家乡建设的,还有和王涛一样的青年公务员们。

记者来访时,乡里正在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而忙碌。10月以来,王涛在“今日竹山网”上接连发表5篇报道,介绍安置点建设和搬迁进展的动态进展。与他一样经常出没在安置点现场的,还有竹坪乡党政办副主任、易迁办主任蔺万里。

在兴茶村坝滩湾的集中安置点,粉墙、黛瓦、坡顶、翘角、马头墙,庸派小楼整齐有序, 63户175名原住深山沟的贫困户刚刚搬进这里。

“这是按照人均25平方米设计的安置楼,”蔺万里指向河对岸告诉记者,“那边是安置‘一人户’的平房,客厅、卧室、厨房、晒场应有尽有。主体工程完成后,还会配套实施排洪排污、硬化亮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蔺万里来竹坪前,曾在建筑公司从事工程管理、招投标、预决算等工作7年。由于“技术型”人才的稀缺,他被同事们笑称为“宝贝”。

谈起为何放弃建筑公司的高薪到基层做公务员,蔺万里眼神亮亮地说:“看着一排排新房从无到有、再到贫困户入住,我觉得自己真的在参与这片土地的变化。这个过程让我感到激动。”

编辑:梁霄

关键词:愚公移山 扶贫 王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