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京城有书信情怀 信筒作为公共设施不会“退出”

2017年01月25日 11:34 | 作者: 陈琳 | 来源:北京晨报
分享到: 

投递员:上世纪80年代“夹道欢迎”

朝阳区水碓子邮局主管投递工作的副局长宁建干了30多年的投递工作。1978年,高中毕业的宁建被招到朝阳邮局当投递员,负责安定门外到德胜门外的信件报纸投递。他还记得那个时候还是老式水泥浇注的圆形信筒。那个年代,因为通讯手段单一,来来往往的信笺几乎成了百姓和外界联络的主要工具,每天都得有二三百封信,再加上报纸,报兜子总是装得满满的。由于邮件量太大,开筒员每天要开三回。

从安外到德外,宁建每天给居住在这一片的居民送报纸信件,一干就是4年。那个时候,老百姓特别认可邮政投递员这份工作,一来邮政和铁路一样都是“铁饭碗”;二来邮递员来了,老百姓盼着的家书也到了,尤其是每年11月底至次年1月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家书。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上9点左右和下午四点来钟,宁建都会准时出现在胡同口,按例会“喊报、喊信”,比如“人民日报来啦!”这时候,家家户户的人都出来了,等在家门口翘首以盼,或者招呼他“有没有我家的信?”宁建每天也会受到两次“夹道欢迎”的待遇。

在此期间,宁建转岗到营业部门,几年后又回到投递部门担任管理工作。他记得大约从2000年以后,家书数量就开始逐年在减少。据北京邮政部门2004年统计,当年“家书”类的私人信件大约只占到25%,市民收到的信件中四分之三都是各种信用卡对账单、保险单、商场的打折广告等商业信函。现在,打开信筒,几乎都是公函、商业信件,家书还不到十分之一。取而代之的是,“双十一”过后那数量猛增的电商包裹。

编辑:梁霄

关键词:京城 书信 情怀 信筒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