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京城有书信情怀 信筒作为公共设施不会“退出”

2017年01月25日 11:34 | 作者: 陈琳 | 来源:北京晨报
分享到: 

集邮家:从信件上集邮才有乐趣

说到集邮,崇文集邮协会会长鄂文江在邮迷里有大批的“粉丝”,他不仅有着64年的集邮史,而且是《丙申年》特种邮票首发日纪念戳、邮资机宣传戳的设计者,也是丁酉年“大吉大利”生肖主题邮资机戳设计者。

今年80多岁的鄂文江老先生,从1953年开始集邮,从事纪念戳设计也有30多年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各地的邮友给他寄的信件每天都有二三十封,到现在,他三四天能收到一封信。鄂老说,信件有着寄件人的心意在里面,是微信、电话所比不了的。这些年的信件,他都精心收藏了起来。

从集邮来说,对于传统的信件他也有着特殊的感情。“最早集邮时,都是从信封上找邮票。”集邮的人对于邮戳的位置非常讲究,要求位置正、清晰,盖住邮票左下角四分之一。如果能遇到信封整洁,品相好、邮戳又正又清晰的邮票,那真是太难得了,简直“如获至宝”。而从信封上铰下来的邮票身价要次之,流通的自然封比作为商品的首日封又要珍贵。通过这种方式要想收集到整套邮票,相当不容易,对于邮迷的感受自然不一般。而如今几乎没有人写信,集邮的方式都是排队在邮局购买首日封,现场盖戳,虽然也是文化传承,但他认为已经失去了那份乐趣。(记者 陈琳/文 王巍/摄)

编辑:梁霄

关键词:京城 书信 情怀 信筒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