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生意是过去三分之一 共享单车冲得修车摊萌生退意

2017年03月16日 15:34 | 作者: 张硕 |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老摊主改配钥匙和修鞋

下午3点,老许准时骑上了自己的电动小三轮,他承接了附近一家居民接孩子的业务,每天两趟从不远处的一个小区将孩子接送至牛街附近一家小学。这段时间里,他会叫妻子出来为他看摊,“反正也没什么生意。”

摊位上配钥匙的工具,是老许2000年添置的,因为不时有路人询问这项业务。此外他摊位的铁柜上,还多了一台修鞋的机器,“几天前才买来的,加上一些用具配件,一共投资了2000块钱。”老许坦言,修鞋的手艺还在慢慢摸索中,“给我一年时间,我就能把这摊儿撑起来。”

修车需要花钱囤配件,他自己也年近60岁,身体不好,因此他已在考虑未来停止修车的生意。“说实话,如果不是守家带地,我现在就不修车啦。”配钥匙、修鞋的生意对体力要求不那么高,是他未来的“发展方向”。

北京晚报记者在广安门内大街至广安门外大街路边询问了多个修车摊,摊主们无一例外地感受到了共享单车对修车行业的冲击,其中最“乐观”的说法是生意下降了一半。有摊主说,他普通自行车零配件的销售量下降了整整一半。无论是北京摊主还是外地摊主,都谈道,随时可能“撤了”。

另一位摊主许克才称,确实有同行曾经与共享单车或下属公司接洽过,对方打算聘用为公司的修车工,“但听说,工资并不算高,也就是两千块钱。对于我们外地人来说,这些钱不够在北京生活。”

“不修车也算社会的进步”

许合森生在河北沧州,自从上世纪80年代来到北京打工,娶了北京的妻子之后,就一直居住在广安门内大街附近。他的摊位距离家里不过是几米远。1999年,他所在的建筑公司改革,他很庆幸在提前几年就已经悄悄做起了修车的小生意。

后来临街的小房还曾经用来开过一阵自行车铺,并且2003年非典时期,“街上公交车都空了,人们担心传染,所以都来买自行车骑。那一年所有自行车铺都挣钱啦,我也挣了点儿钱。”这家铺子在后来整治中,砌在一堵围墙之外,与大街隔开,因此他又变回了修车人。

由于妻子、孩子都有残疾,自己也有胃病常年吃药,他回忆起这些年的生活,只有开店那些年手头宽余一些。如今他会算计,摊位上的充电业务够每个月的水电费,零七八碎的修理业务用来贴补药费,家里人的低保金收入则用在日常吃喝上。“不得不这么细的算计啊。”

老许认为自己也好学上进。当年不仅从一个气筒子、几件破工具支撑起了修车摊,电动车兴起的时候,他也认真琢磨了相关的维修业务,“一开始给人家修坏了电路板,还赔过人家钱。之后我买了光盘,在家看片学修电动车。但现在的顾客更喜欢到专卖店修车,所以我们挣不到什么钱。”

自己的生活不宽裕,收入在减少,不得不谋求“转型”却又不知道是否能成功,但老许看来,这一切却都是“好事儿”,因为开上小汽车让人们远离风吹日晒之苦,骑共享单车也避免修车的麻烦,“社会在发展嘛,别把眼光总放在自己身上,如果修车这个行当消失了,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记者 张硕)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生意 共享单车 修车摊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