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把脉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7年03月20日 07:18 | 作者:郜晓文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3月18日至20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以“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在京举行,近千名来自国内外的产官学界代表围绕主题和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着三大结构性的失衡:实体经济内部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失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失衡;实体经济和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失衡。“化解这三大失衡,我们必须瞄准主要矛盾,向结构优化找出路,在供给侧上下工夫,用深化改革的办法,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当前经济企稳的态势是明显的,但经济回稳的基础还不能说很牢靠,还需要进一步夯实和加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表示,目前经济运行仍然存在的四个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二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三是金融风险有所积聚,四是部分地区困难增多。

“仔细分析这四大矛盾和问题,不难看出,相对其他矛盾和问题而言,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是更具有根本性的,而其他几个问题则不同程度地都具有衍生性,是由于内生动力不足引起的。因此,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是下一步最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张军扩说。

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阐述了深化的两层含义:一方面,范围和任务的拓展,从去年“三去一降一补”变成今年的“三去一降一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四个方面;另一方面,深化的含义是手段要深化,要更多地用市场化、法制化的手段,用改革的办法。不能只盯着目标,而忘记了改革。

制造业转型升级

需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当前,创新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创新驱动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论坛上表示,我国制造业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在扶持政策、激励机制、服务体系、社会环境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制约创新的弊端。

苗圩坦言,制造业投资收益率较低这一现实情况的确存在,有很多制造业企业赚了钱也去资本市场上投资,而不是进一步投入到制造业中。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苗圩指出,目前政府正致力于鼓励制造业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发展,引导制造业企业向产业价值链两端去延伸,鼓励企业在研发设计、服务这方面充分发展。

“制造业技术的发展,促使现在的供应链更加定制化和个性化,过去很多企业在三四十年可能只有一个产品或者几个产品,现在他们需要考虑多个用户的需求、个性化的需求以及快速的供应。”施耐德电气董事会主席赵国华认为,对于新型供应链的制约则是知识型的工人。因为供应链越来越复杂,在供应链上工作的人,其背景与之前差异甚大,而很多国家将在此后面临大批劳动人口退休的问题。

苗圩表示,国家将在现有基础上加快推进新材料、机器人等创新中心建设,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依托企业联合高校和研究院所,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人才,加快建设多层次的制造业创新人才队伍。

中国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2017年,欧洲选举、美国政策调整、地区热点事件等,再加上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对全球经济走势带来不确定性。

“当前,全球正处在大调整大变局之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指出,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物质财富不断积累。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世界上战乱、冲突、地区动荡此起彼伏,难民潮规模越来越大,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中产阶层工作岗位流失和财富萎缩。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也表示,如今世界经济增长在放缓,但是,比放缓更重要的是各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有一些分化。如果发达国家关上国门,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5个国家将值得瞩目。

“中国经济转型是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将有效减缓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王一鸣说,一是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型,将持续提升全球市场需求;二是中国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将深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三是中国向绿色发展转型,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四是中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将为投资对象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五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将为全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郜晓文)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 中国经济 世界经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