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反腐作家谈《追问》“书中事都是真的”

2017年03月29日 08:47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我找的一定是处于灰色地带的官员”

新京报:中纪委和江苏省纪委一共提供了600多个案例,你在选择案例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标准?

丁捷:我这本书主要是写落马官员的心路历程,写他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演变的。那种赤裸裸的花钱买官、行贿受贿,直接去搞腐败行为的官员,在我的素材里涉及得并不多。因为我觉得这种腐败行为不具有普遍性。

我找的一定是处于灰色地带的官员。在某一个特殊的时期,这种人心里会摇摆、纠结。在走向人生巅峰后又堕落的过程中,他一定经历了心灵上的纠结、矛盾和斗争。如果他的内心足够强大,也许他就能自救。

新京报:这种纠结、矛盾和斗争是指什么?

丁捷:我认为这些官员他们平时的心理状态就是纠结的,处在一种既担惊受怕又抱有侥幸心理不想按照规则办事的纠结之中。

我认为这些官员最纠结的是,他们明明很心虚但他们必须扮演一种非常明朗和能坚守原则的人,这叫做心虚。但越是心虚的人,越貌似强大。所以,《为情记》里面的副市长,他那么滥情但又表现得很清高,认为自己的感情是纯洁的。

官员从事的工作和掌握的权力要求他们必须要做公事、为公众服务。但他们一旦产生了私心后,用私心去处理公务,这本身就是矛盾的,他们的内心一定很累。在我跟这批官员接触的过程中,我也能感受到他们很累。他们时不时地会流露出这种真实的心态,觉得人不好做、事也不好做。

新京报:这种矛盾还会体现在什么方面?

丁捷:在采访和翻阅材料时,我也看到一些官员做人做事和品格表现的矛盾性。例如,一个官员一边通过不正当手段积累个人财富,一边还做一些善事,让家里人把赃款捐给贫困地区,做一些所谓的扶贫的善事。还有一些官员,自己收了人家很多好处,然后再把这些好处给别人。

我认为他们明知道有一些钱不该拿,有一些好处不该得,所以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所谓的付出一部分,以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和非正常思维上的合理性。

保证书里的事都是真实的

新京报:在采访过程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落马官员?

丁捷:有很多案例还是很让人揪心、震惊的。比如,有一个国企的董事长,网罗了一批兄弟,在这个单位织成了一张权力网,可以说是完全不受制约,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他的兄弟违法违纪的很多,但都受到了他的保护,所以这帮人就围着他。

这个人退休之后失去了权力,这帮兄弟有的主动举报他、还有的因为他曾经没有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而去整他。他最终被牵连出来。进了监狱后,一开始家里人还对他挺好,但在暴露出他在外面还有私生子的事情后,家里人也跟他反目成仇了。这就叫曲终人散。他曾经追随者众,到最后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新京报:最近,《追问》这本书的部分内容曝光后,人们猜测其中一位拥有明星情人的正部级金融高官的真实身份,认为他是某位落马官员。这种情况你此前是否预料到?

丁捷:很多省部级甚至更高级别的落马高官,在他们的案情描述里,都涉及生活作风问题。只要写到谁涉及生活作风问题,别人难免会去猜测。我预料到有可能会去对号(入座)。但这不失为一种警示。

这本书是一个全面的反映,书中选择了七八个典型案例,目的就是为了尽量覆盖所有典型的违法乱纪行为。如果仅仅报道男女关系问题,好像给人一种误导,这个官员出事儿是不是就因为男女关系?事实上男女关系并不是最严重的问题。在绝大多数涉案官员身上,男女关系问题都不是里面最严重的。

我保证书里的事都是真实的,都是发生在这些人身上的,但不是一一对应。这是为了规避对号入座。

编辑:周佳佳

01 02 03

关键词:反腐作家 《追问》 书中事 真的

更多

更多